冰箱污染的原因分析:
1、***病区冰箱未建立有效的消毒措施和消毒频率。
2、***未建立冰箱定期擦拭消毒制度和流程。
3、***对冰箱微生物污染情况缺乏定期监测机制。
4、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和频繁接触共同决定着冰箱表面污染程度。***需要建立有效的冰箱清洁消毒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冰箱消毒的意识,从而改善病区储箱的卫生状况。制定规范的冰箱管理制度,并将其程序化、标准化,保持冰箱常态化清洁,从根源上控制因管理问题而导致的人为失误,以减少的风险,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
做好监护病房(ICU)环境表面日常清洁消毒是***控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清洁消毒方式
2、对病房和床单元实施清洁工作时应有序进行,一般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3、物体表面。地面每天清洁消毒1~2次,达到中、低水平消毒效果。
4、不同患者床单元清洁消毒时应更换清洁工具,不得交叉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清洁工具应根据区域不同而分为不同颜色。
5、物体表面保持清洁,受到明显的污染时,应该立即清洁消毒。被少量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可先清洁再消毒,或用消毒巾采用“清洁—消毒”一步完成,必要时重复进行;被大量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课件的污染物,再进行常规的清洁和消毒。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5.1.清洁和消毒方法
1.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2.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3.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高风险的部门如***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移植病房、移植病房、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病房、***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Ⅳ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Ⅳ类环境包括科及病房, Ⅳ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总数≤15cfu/cm2。 参照Ⅰ、Ⅱ环境物体表的消毒方法执行。
物表清洁度监测
按规范标准进行,普通一般不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高风险每季度采样,由感控护士进行采样,院感科是每季度抽样监测,有***暴发或苗头时随时采样。
物表清洁度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直接检测法和ATP荧光检测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