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真的需要AED(除颤器)项目吗?
AED是一种便携式内置电池的设备,它可以分析患者心源性猝死状态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如判断患者需被,它则会指导紧急反应人员完成适当的。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为54.4万人,平均每1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而通过及时的CPR心肺复苏及AED电除颤至少可以挽救一半以上人群的生命。另外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署的估算,至少1/8的工作场有发生SCA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虽然落后西方先进国家近20年之久,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也开始纷纷配置AED设备,这些设备目前比较集中在地铁、火车站、飞机场等公共场所,及一些大型商场、体育场、景点、学校、政府办公楼等。另外也有AED的产品型号特别为家庭设计并得到当地FDA食品和管理局的许可。参考美国的AED政策,职业安全和健康署推荐但不强制安装AED,联邦政府工作场所被强烈推荐开展AED项目,另外美国在一些特定公共场所要求配置AED设备,如几乎所有在纽约公立学校。
因此对于“我们单位真的需要AED(除颤器)项目吗”?这个问题,对于绝大部分机构,回答是:“是的,需要”。他们需要考虑购买AED设备,因为这关乎生命。那么是否有一成的AED项目管理方案可以确保设备的安装到位、合理应用及日常维护就变成项目是否可以正常开展的关键了。
AED培训或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 AED设备被长期精英化定位。除颤器作为生命拯救的有效手段从1933年提出设想至今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需要有专业技能娴熟的及学科专家进行实践操作的复杂精密设备。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及设备的高度集成与人性化设计,当下的AED的操作是完全可以由一名普通的经过简单AED培训的公民即可完成的工作。当长期以来除颤设备只有精英化人士才可以使用的公众形象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因此普通民众依然和AED设备产生着天然的距离感,这对接下来我国大力推广的公共除颤计划并不十分有利。
第四, 从现阶段AED采购配套AED培训来看,一般只讲解AED各品牌商自己产品的使用特性和方法的市场普遍规则而忽略整体生命拯救环境下的综合急救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并不能使单纯的AED设备的公共化投入变的有意义。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事实是,目前阶段AED产品的使用并不能代替CPR心肺复苏术在生命拯救过程中的地位,也不能代替基础急救、疾控预防以及环境安全等综合因素在现场评估中所起到的作用。因为生命拯救是一个复杂且专业的系统化工作,虽然AED的应用被认为是拯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关键性设备,然而脱离基础急救及心肺复苏技能的单纯AED应用的意义是微乎其微的。
第五, 我国法律法规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使用上的规范并未完全更新。从欧美国家推行好撒玛利亚人法即好人法开始,我国这两年也先后在深圳、杭州、上海、北京等地陆续更新了地方急救服务条例以此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并在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版总则中184条中进一步保护了好人的权益使其变成了全国范围适用的法律保障。虽然以上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信息,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随着而来的挑战,如AED设备这项新生事物在公共场所设置所带来的各种法律风险承担的主体该有谁负责?要知道因为更多的AED社会化公众更能会增加公共场所运营方的运营风险,因此如何打破其中的顾虑已成为当下是否可以有效推行AED公共除颤计划的一个重要关键。另外一方面,AED设备目前在我国还是长期占据三类目录,这让民众应用AED设备救人这项行为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也是阻碍公众大规模开展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的原因之一。
AED用的越早越好
美国时间2018年2月26日美国心脏协会循环杂志刊登文章称研究结果表明当目击者时间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将极大的提高患者心源性猝死的拯救率。
重点结论摘要目击者时间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拯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比等待急救人员到现场再采取行动的情况高出2倍。研究表明,越是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等待救护人员到现场的情况,越能体现出目击者直接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给患者做电除颤的优越性。那些被目击者进行过AED除颤的患者比那些没有接受过时间AED除颤的患者有更大的机会可以生存下来并安全出院。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循环期刊研究表明,目击者时间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拯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比等待急救人员到现场再采取行动的情况高出2倍。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有350000起院外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案例,另外有超过100000起心源性猝死发生在患者家里以外的地方。仅有45.7%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可以在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得到帮助。支持一般平均需要4-10分钟到达心发案现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