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习对学生来说需要艺术特长和艺术基础吗?
有很多家长认为艺术学习需要时间,并影响文化学习。其实传媒艺考就是大文科的范畴,考试内容与高中所学内容相关联,辅以面试的形式,只要是高中生,都具有传媒考试的条件,无需其他艺术特长和相貌要求。尤其像南京这样大城市的学生,见识多,信息量大,语言表达能力强,这方面就比县中的学生有了明显的优势,因此学起来会更轻松。以说艺不二艺术学校为例,2017-2018年本科通过率已达96.8%, 其中一本通过率高达61%,远远高干普通本科录取率。
当下影视表演行业火热,不少艺考生也选择了表演培训,很多艺考生为了更好的学习影视表演会选择报考一些表演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技能,那么在影视表演培训过程中应学习哪些***呢?
第1个***就是要放松:当身体上一些紧张的肌肉被放松了之后,你心中的忧虑也会被消除,但这个“放松”不代表“放空”,精神需要高度集中。
第二是启发:这需要去要创造、感受内心的这个角色,感受他的情绪。
第三个是注意力:要放轻松,同时注意力集中在真实的表演上。如果你注意力集中的话,就可以帮助你的身体放松,这样就没有别的多余的想法或是担忧。
第四个是想象力:这个是演员所需要的一个工具,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演员要用创造力去创造一个活生生的角色,利用过去的经验可能是不够的,所以要用想象力去弥补。
第五个是培养丰富的人生:如果说一个演员只学表演的话,那是不够的,所以你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去感受,去学习。
第六个是剧本的分析:一部戏的剧本不只在文字里面,它活在演员的身上。我们要尊重剧本,了解这个角色的走向、环境还有剧本的设定。
第七个是五个感知能力:训练五个感知方面的能力,就是味觉、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这些会让你记得哪些动作是真实发生的行为。
表演是一种自我挑战,自我认识的过程,就好比一个主世界里多条平行宇宙中的每一个自己。也就是说作为创作主体“演员自身”,要去感同深受他的每一个作品“角色”,去体验角色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生活中人们习惯去做自己熟悉或是拿手的事物。往往这种得心应手的,已经很熟悉的下意识“套路”,使我们错失了很多生活中要紧的需要留心的东西,往往这些生活中下意识的习惯会使人们的生活被简化。这样会使演员的表演过于简化生活以至于歪曲生活,这样就很难在舞台上、镜头前再现生活的实质,很难使观众产生自我生活中的共鸣,就很难达到影响与接受。
所以作为刚刚学习表演的朋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程式化、模式化的,如同机器般的生活态度。将我们的心与脚步放慢,等等我们的内在。习惯在做我们拿手事物时的用心体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生活乐趣。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