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需要综合考虑视觉症状、屈光度和屈光成分等,还要考虑到双眼视功能、近视性质、近视进展速度以及近视等,具体如下:
1.远距离视物模糊,近距离视力好,初期常有远距离视力波动,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
2.通过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确定近视,并确定度数。
3.近视度数较高者,除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
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环境因素
近距离工作
近距离工作被公认为是影响近视发展的***因素,与近视的发展呈正相关。除了近距离工作的总量外,近距离工作持续时间(>45分钟)、阅读距离近(<33厘米)等也是近视的重要***因素。
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是近视的一种保护因素。因此,提倡在学龄前如***园时期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每天增加户外活动1小时。
读写习惯
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的***因素。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厘米)的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应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
采光照明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勒克斯(lux),并结合工作类别和阅读字体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
眼***操
眼***操可让眼睛放松。临床研究表明,做眼***操相比不做眼***操可以减少调节迟滞,改善主观视疲劳感受,从而有助于控制近视。
其他
近视发展的其他环境因素可能还包括营养、睡眠时间、微量元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
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界值必须考虑年龄因素,中华***会学分会学组提出,将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定为:3~5岁0.5,6岁以上0.7。6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裸眼视力如果低于小数视力0.5(即LogMAR视力0.3),是怀疑屈光异常的标准。总之,裸眼视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下限要怀疑屈光不正(近视、、散光)甚至。
裂隙灯检查
了解眼睑、结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彩色眼底照相拍摄标准:应当以视盘与黄斑的中间点为中心,***适中,对焦清晰。屈光度大于-3.00DS者或有近视病变(如视盘旁萎缩弧、豹纹状眼底、黄斑部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周边部眼底病变)者应进行定期随访。
对于有漂浮物感或闪光感的近视患者,还应当散瞳后进行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并可通过压迫巩膜来检查周边是否有变性、裂孔等。特别是对下列情况应***检查:
1.视力低下及视力矫正不能达到正常者。
2.高度者。
3.突发性的有细尘状感或合并有闪光感者。
4.屈光间质不良有玻璃体色素沉积或玻璃体混浊者、高度近视合并脱离的患者。其对侧眼的检查对发现新的病变及其预防和十分重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