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术语
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 DOD): 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放电深度。 放电深度的高低和二次电池的充电寿命有很深的关系,当二次电池的放电深度越深,其充电寿命就越短,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度放电。
过充电(Over charge) :电池在充电时,在达到充满状态后,若还继续充电,可能导致电池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夜等情况发生,电池的性能也会显着降低和损坏。
蓄电池寿命
影响蓄电池内阻的因素主要有:
1)蓄电池使用的时间:隨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使电解液失水、极板与连接条的腐蚀、极板的***化、极板变形及活性物质的脱落等因素,造成蓄电池容量减小,蓄电池内阻变大。
2)蓄电池的电荷量:由于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深度、电极表面反应物质的厚度、电极表面的孔隙率等不同,而使蓄电池的内阻相差较大,从而电荷量也相差较大。
如何将UPS中蓄电池组的寿命大化
保证电源环境温度
电池可供使用的容量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电池的性能参数都是室温为20℃条件下标定的,当温度低于20℃时,蓄电他的可供使用容量将会减少,而温度高于20℃时,其可供使用的容量会略有增加。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电池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同。据统计,在-20℃时,蓄电池可供使用容量只能达到标称容量的60%左右。可见温度的影响不可忽视。
蓄电池变形不可能是突发
氧气“通道”变得畅通,正极产生的氧化很容易通过“通道”到达负极。热容减小,在蓄电池中热容量大的是水,水损失后,蓄电池热容大大减小,产生的热量使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
由于失水后蓄电池中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使之与正负极板的附着力变差,内阻增大,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加大。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池槽散热,如散热量小于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现象。温度上升,使蓄电池析气过电位降低,析气量增大,正极大量的氧化通过“通道”,在负极表面反应,发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形成循环,即所谓的“热失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