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些让人欣慰的回报。扬州玉器分炉瓶、人物、花鸟、走兽、仿古、山子雕6个类别,品种齐全,花色繁多。自2004年自己创办了冰心府玉雕工作室,潜心创作艺术作品。2004年~2005年,大概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从选材鉴定和设计、制作,”痕都斯坦”梅瓶就这样成功创作出来,并且在扬州2009中国玉石雕竟品博览会获”百花玉缘杯”金奖。
开始转向玉雕的薄胎创作。青海青玉具有质地均一、颜色均匀、细腻度好的特点,特别适宜做大型玉雕器皿。为了做好作品,自己也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根据工艺要求和现在的工具材料特点,自行专心制作了独特薄胎制作工具,自己称之为“府记薄胎制作工具”。在这样成熟的条件之后,创作了”碧玉薄胎对碗”,在今年的苏州第二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获得了金奖。
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i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戏鹦鹉','俏色玛瑙嵌宝蚌佛','珊瑚六臂佛锁蛟龙'.潘老的创作不仅列为国宝,而且被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物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为世界艺坛所瞩目。***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i***i大玉件之一,是我国古代玉雕之i王,高2。玉雕'怪杰'王树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绝:一绝是艺术精品,料、工、艺三合一;二绝是善用俏色;三绝是思路广泛。他的名作有'珊瑚观音普渡'。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玉雕的“精作”更让人惊异,料色的应用、异想、巧作和精制独具匠心;题材的传承、转化、创新和出挑非常丰富;工艺的理解、发扬、运用和变幻更加神化;思想的发现、嫁接、延续和突破无愧于时代……玉雕的艺术家们创造和发展了风格,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收藏、***热点。传承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重视人才培养和雕刻装备的改进,雕刻行业发展迅速。后来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开始在宫廷、官i方及民间的玉器加工中,逐渐成为主角。80年代末,上海地区玉雕从业人员逾2000人,作品品类达200多种,作为五大类雕刻品种的炉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和天然瓶都已初具规模。“雕琢细腻、讲究章法、造型严谨、庄重古雅”,以及“炉瓶器皿精致、人物鸟兽生动传神”,成为玉雕的主要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代表人物有“炉瓶宗师”孙天然、孙天仪,“三绝艺人”魏正荣,“传承创新”者周寿海,“南玉一怪”刘纪松和“飞兽大王”董天i基等。
鉴定方法
一眼观颜色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这行的名人刘国平,他请我过去帮忙制作,于是在1999年~2002年期间,我开始在苏州刘国平玉雕厂***制作仿古玉炉。和田玉颜色以白色和青色为基调,色调比较均匀。白色的白玉,特别是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岫玉和南阳玉也有白色的,但没有和田玉色正,有的还带有绿色等杂质。青色的青玉,有时与绿色的碧玉和岫玉等容易混淆,要掌握青色的特点,它介于蓝与绿之间。和田玉子玉有的有皮色,皮色i色调多为褐色,限于局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