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的历史发展
飞跃发展期 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块大玉经5年雕琢而成,重1750kg,可储酒 30余担。因为山水和人物的图案要求有立体感,自然会出现厚薄,就会造成薄胎玉器局部颜色上有差异,影响整件作品的艺术效果。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鹰佩等。福建寿山石1500年前被作为雕刻石,南宋时,已大规模开采,到元朝价值倍增,属玉雕主材料。
鉴定方法
一眼观颜色法。和田玉颜色以白色和青色为基调,色调比较均匀。白色的白玉,特别是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岫玉和南阳玉也有白色的,但没有和田玉色正,有的还带有绿色等杂质。青玉的雕工要求非常高,所有的细微之处,都是玉雕师傅手工制作而成,打磨到细致圆润为止。青色的青玉,有时与绿色的碧玉和岫玉等容易混淆,要掌握青色的特点,它介于蓝与绿之间。和田玉子玉有的有皮色,皮色i色调多为褐色,限于局部。
玉壶”象征什么?
玉壶喻操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i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i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镶有钻石、红蓝宝、祖母绿等宝石的玉首饰,也只宜用干净的白布揩擦,将油脂、尘埃等抹掉,这样有助于***和维持原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