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洗工序是电镀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采用不同的漂洗方法直接影响漂洗水的耗量及废水的处理,在保证镀件质量的前提下,应把漂洗水耗量压缩到,使漂洗水耗量小于或等于电镀槽液的蒸发量及带出量之和,即小于槽液的消耗量。这时即可以把漂洗水全部补充到电镀槽,不向外排放废水,实现自然循环,此时也不需要废水处理设施了;在所有解决电镀废水污染问题的方法中,自然循环的办法是的办法。怎样实现电镀废水的自然循环?如镀装饰铬,槽液温度50℃,恒温8小时,蒸发量为10%,镀件附着液带出量控制在1%,采用四级逆流漂洗蒸发量每槽为1%,以上合计为15%,每班补充同等数量的新鲜水,把增加的漂洗水控制在15%以下,即可实现自然循环。又如镀镍铁合金,镀液温度60℃,恒温8小时,蒸发量为12.5%,控制镀件附着液带出量为1%,四级逆流漂洗,每槽自然蒸发量为1%,合计为17.5%,则漂洗水量控制在17.5%即可实现自然循环。控制带出量主要靠控制镀件在镀槽上的停留时间,必要时可增加向镀件进行吹气或喷雾清洗,使镀件附着液尽量滴落在镀槽内。控制漂洗水量主要靠多级逆流漂洗,必要时增加在漂洗槽上方进行喷淋喷雾和吹气,并可在漂洗槽中增加空气搅拌,提高漂洗效率,降低漂洗耗水量。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含废水→格栅→调节池→废水 泵→电磁流量计→二级氧化反应池→混合废水池
Na2SO3H2SO4
含铬废水→格栅→调节池→水泵→电磁流量计→还原反应池→混合废水池
CaOPAM
混合废水→格栅→混合废水池→水泵→电磁流量计→中和反应池→压滤泵→压滤机→砂滤池→PH调节池→标准化排放口
干污泥经无害集中处置
混合废水处理:
混合废水为含铬预处理后废水、含废水预处理后废水、镀镍、普通镀铜、除油等废水,该废水混合后经格栅处理由防腐泵提升经转子流量计进入中和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计及搅拌机,当向反应池投加碱(CaO)时,各金属在一定的PH值下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物。根据我们以往所积累的对电镀废水行业的处理经验,混合废水沉淀的PH值为9.5,反应后的出水进入中间水池,再经过经砂滤后,出水的PH还是偏碱性,因此再经PH调节池加酸调节后可达标排放。压滤后的污泥外运集中深埋或制砖或回收金属离子或经其它无害化处理
电镀废水处理化学氧化法
该方法主要用在含废水的处理。常用的氧化剂有氯系氧化剂、氧气、臭氧、等。该工艺是在碱性条件下,用氧化剂把游离离子以及与金属络合的离子氧化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方法能够的污染问题,但是其出水水质较差,且不能回用。在处理混合废水时,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通用氧化剂还有供货和毒性的问题有待于解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