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回用的现状和发展
根据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现状,介绍了若干深度处理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出发,提出重视推广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的回用方案;继续开发膜集成技术是印染废水回用的研究发展方向。
染废水一直以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成为废水治理工艺研究的***。特别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更是给处理增加了难度;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大都由原来的70%COD去除率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由于水资源的日渐短缺和污染严重,印染行业的废水处理引起***的高度重视。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普遍采用***处理 生化处理工艺,但处理效果并不十分稳定,一般很难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其水质一般为:CODcr2000~6000mg/L,BOD51000~2500mg/L,pH9~14,色度1000~2500倍,S2-200~1000mg/L。
为了能够使废水达标排放,人们在不同工艺单元的组合、新工艺的开发和参数优化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为实现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奠定了基础。1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的现状一直以来由于印染废水本身难处理的特性人们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③设计中在接触氧化池中间增设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近1h,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和前级接触氧化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中间缺氧段污泥回流后,COD去除率提高约10%。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势头逐步看好,纺织印染行业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随着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和水费的不断上涨,人们将目光投向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上。由于印染工艺本身的复杂性和工艺用水水质要求的差异,目前***对印染废水的回用水质标准还没有统一的数据。我国印染废水情况我国是纺织大国,印染行业每天有400多万吨的废水排放[1],占工业废水的1/10,且每年要耗用100多亿吨清洁水,是我国用水量大、排放量大的工业部门之一。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印染污泥的无害化方法
污泥无害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实际上现 在还做不到对污泥无害化处理,如现代技术还无法 将污泥中的***完全去除。但是从狭义上讲,污 泥无害化处理可以理解为减量、去除、分解或者固 定污泥中的***物质及消毒灭菌,以减轻处理后的污泥在污泥终处置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狭义上 的污泥无害化处理过程,往往包括在稳定处理之 中。如厌氧和好氧消化除了降解有机物外,还可以 大大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无机盐及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而阻止水中的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和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通过,以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脱水前的石灰调理、热工 调理、巴氏灭菌或者长期储存可使污泥消毒,在污 泥固态好氧发酵中,通过腐质酸等可以与污泥中离 子态***发生反应,从而钝化***的危害
印染工业园污水处理CEAO工艺
CEAO工艺(China EverAnaerobic Oxidation process)为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近年来自主开发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其为可投加絮凝剂的***处理单元与“水解酸化 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有机结合,实质是AO 法为主、改良的***技术为辅的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增城市新塘镇新洲环保工业园水质净化厂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工程于2003 年4 月动工建设,2004年5月投入运行,到目前为止运行良好,日处理综合印染废水5万吨(综合印染废水主要包括牛仔服装洗漂废水、牛仔纱线浆染废水、梭织布印染废水、针织布印染废水等),出水远优于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印染废水的水质随加工的纤维种类和采用工艺以及使用的染化料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选择性***技术
废水需要进行混凝预处理,提高后续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混凝一沉淀具有***小、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污泥含水率高、运行管理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根据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多年的运行管理经验总结,发现投加混凝剂去除污染物时,有一个j点,可用j济的***量取得z好的去除效果。在废水处理中有针对性的加入混凝药剂,投加量保持在j点附近,污染物去除效果j,这就是选择性***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来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
选择性***技术相对普通絮凝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沉淀池在调试初期,承担主要的污染物去除负荷,减轻调试初期对脆弱的生化系统的冲击;
废水处理系统调试正常后,生化系统能够承担较高污染负荷,并且有较强的耐冲击能力,可降低***加药量;
投y方法上,可根据需要减少投药量,或多加助凝剂少加絮凝剂,从而减少污泥量并降低处理费用。
CEAO 工艺中的生化处理部分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工艺。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j烷化阶段。水解酸化能将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其产物为微生物摄取有机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大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改善后续生化处理的条件。经研究发现,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和相对高的负荷下获得较高的悬浮物去除率,并大大改善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性。且水解酸化不需要密闭的池体,也不需要复杂的三相分离器,出水一般没有厌氧发酵的不良气味,也不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由于膜的可塑性差、受冲击易破损、价格昂贵等缺点,长期以来发展缓慢。
在废水处理工程的运行过程中,污泥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泥水混合效果和污泥留存量决定了厌氧处理效果的好坏。由于水流速度很快,布水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达到脉冲的效果,搅起池底的污泥,使池内污水、污泥不断充分混合,厌y菌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接触反应。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大都由原来的70%COD去除率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