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类产品的数控冲床的作业流程及规范
1.准备工作
(1)清理机床转塔、工作台面的废料,保证机床表面的干净整洁。
(2)检查模具是否符合程序要求,包括模具的型号规格、下模间隙(下模间隙=材料厚度X0.2)、模具是否需要刃磨,上下模表面是否有粘带的废料等,保证模具符合质量要求。
(3)准备好存放产品的栈板,栈板表面放置珍珠棉保护垫。
(4)检验原材料双面有无覆模,保护膜是否紧密,无保护膜或保护膜易脱落的材料不得加工。往转运车上搬运原材料时需两人抬至转运车,不得造成材料表面损伤。
2.按照机床的操作流程调用数控程序,调整好夹钳位置,并检测夹钳。
3.装夹板料时需注意板材在三个夹钳上的位置是否已夹好至机床原点,任何一个夹钳出现有偏差都必须立即停止加工,检查机床的加工精度,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符合质量要求。
4.首件产品必须自检后报品管进行首件确认,经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5.生产过程中操机员不得离开机床控制范围,时刻注意机床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撞料、带料或其他异常状况,立即停机,排除异常后方可重新加工,异常发生时的产品以及排除异常后的产品都需重新自检、报检。
6.加工过程中每半小时清洁机床转塔、工作台面的废料,并检查模具的使用状态(观察产品加工的毛刺,产品正反面有无压痕、划痕,如有异常状况,立即停机,排除异常后方可继续生产。
7.加工的产品每20件错层整齐摆放,易清点数量,每栈板放置量不得超过200件。
8.做好生产报表及交接班记录
跳料的产生及其危害
一般情况下,按正常冲裁间隙设计的模具,当凸模切断坯料将废料压入凹模以后,应从凹模孔口掉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模具在结束冲孔并在刚刚开模的一瞬间,随着上模的升高,作用在料片上往上的力大于凹模对落料件或废料的卡滞力,便造成本应该从下模漏料孔漏出的废料随着凸模一起从凹模里被带出掉在产品上,产生跳料。数控冲床的基本工作常识数控冲床简单的说就是冲床上安装有数字控制系统,使得冲床达到自动化的目的。
根据资料分析、介绍,跳料的产生是由于凸模在冲入坯料后向四周压缩材料时,当凹模内已留有前几次冲下的废料,就会在凸模下方因密封造成凸模头部与材料间呈近似真空状态,压力比外面要低,在凸模冲下瞬间,夹在两次片料之间的空气被迅速压缩,故冲切后废料片或落料件因受从下而上的空气压力被贴至凸模下面,若料片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向上的作用力,料片就将随凸模的回升而跳出凹模孔;除此之外,凸模与废料之间形成油封,凸模带磁性,凸模和凹模间隙太大,振动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废料上跳。因为在把各项***十分精准以后,再对数控冲床的设置有所了解之后,才可以把精度调好。
对转塔冲床来说,当废料上跳到板料表面,会因废料与板料的重叠而损坏凸、凹模刃口。由于加工过程是由编程后的计算机直接控制,因此,它的产生甚至会使整副模具报废、冲床损坏。
当废料未及时完成上跳而卡滞在冲切好的型孔及凹模之间或凸模未及时从冲切好的型孔中退出,就产生卡料。柔性化数控系统采用新一代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更宽,可靠性更强,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由于设备本身的保护功能,送料卡钳产生松动,造成后续的加工***及送料信息紊乱,直接导致废品的产生。根据其产生机理可看出:卡料事实上也是跳料的表现,废料未完全跳出便出现卡料。因此,所有故障表现实际均归结为跳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