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阶段
编码总是以注意开始,所以你应该全神贯注尽可能地排除或减少外界的干扰。此项训练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即席口头表达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在公开场合进行即时、合理与流畅的双语表达的能力。其次,仔细观察你要记的事情的细节。比方说你参加一场会议,需要记住发言人的相貌,你就应该仔细观察他的眼睛、鼻子、前额、下巴、耳朵。就你要记的东西跟自己对话,比如'他高高的个子,小眼睛,皮肤黑黑。'这样就等于进行了印象及言语双重编码。
改变中译外和外译中的“逆差”局面,关键还是要深化对外开放。如果增加中国护i照的含金量,并按对等原则,让其他***人容易进入中国,双方来去便利,交流频繁,则文化走出去水到渠成,不用助推。与此同时,也可考虑如下策略:
第i一,欲求送出去,必先请进来。组内的其他学生对此讲话做出讲评,***放在口头表达的即时性、自如性、流畅性与合理性上。应吸引更多外国人加入中国文学的翻译。现在在中国学习、工作且精通汉语的外国人比过去多了很多。他们常作为“白面孔”、“黑面孔”,上电视参加各种节目,成为***对象,这是很可惜的。不如增加拨款渠道和基i金,让他们来参与对外翻译工作。比如爱尔兰文学基1金会,就主动设立基i金,请人翻译爱尔兰文学作品。这是可以借鉴的。
第二,以民间交流为主体。记得 2009年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是主宾国,专门有“版权服务站”;书展上也签下了多笔版权订单。***也批准了中国学术名著、中国文学名著、大中华文库等出版系列工程。不知在其他地方成效几何,仅从美国看,从网下到网上,中国经典还是冷门偏门。学界对中国文献的经典,也多沿袭前人***。YoumayseethedeepForsts(应该是forest),thepebblesand***ellthefreshair。说典籍必谈诸子百家和儒佛道。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一些我们认定为好的东西,他人出于种种考虑,漠视甚至排斥。 再者,《论语》、《道德经》这些经典,已经有了很多现成的译本,不必再三炒冷饭。而刘慈欣这些科幻作家,经过民间渠道,在国外反成了气候。他的《三体》译本,连奥巴马都买来看。这样的传播,是民间自发开展的,不假官i方助推之力。
译者的任务说到底还真的是一个“终i极”问题:它关乎翻译的定义,也关乎译者的身份。确立身份,是确立存在的大事。即便已有不错的收入,但是如果有一个翻译得当的网站将会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早在差不多一个世纪以前,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就写了一篇在当时读起来很是莫名其妙的文章:《译者的任务》,上来段居然就说,没有一首诗是为读者而作,没有一幅画是为观赏者而绘,没有一首交响乐是为听众而谱。也就是说,译者的任务,在高冷的本雅明看来,根本不是为了不懂原文的读者的! 更不要说是为了维护目的语的“显著特征”!
当然,本雅明这一论断并不适用于翻译实践的具体讨论,虽然本雅明自己做波德莱尔的翻译,也是个译者。他寻求的是藏身于显见的翻译行为背后的隐喻。一些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维护母语纯洁性的学者,因为文中有一句“即使伟大的译作也注定要成为自己语言发展的组成部分”而将本雅明引为知己,但事实上,当本雅明将他晦涩难懂的文章推进到后,得出译者的任务是“纯语言”的论断时,所谓的“纯语言”却是指任何一种具体语言,诸如汉语,英语,德语,法语什么的。“纯语言”是形而上的,有其一定的意义和神学意义,是上帝的,先验的语言。一般会议结束后,主办单位、会场主i席、***、中国代表团、其他***代表团都会对同声翻译的工作表示感谢,如果觉得你的工作很出色,他们会给予热情的赞扬,有的会直接邀请你下一次再和他们合作。听上去有些神秘,做过翻译的人却还是能够隐隐约约捕i捉到本雅明的意思:两种语言尚在译者的脑中,在相遇的过程中,却尚未落实在某一种具体语言的套路之时,我们经常会产生一种错觉,有一瞬,我们已经接近了语言之“真”———这个“真”,是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彼此严丝合缝,再也不会遭遇到人为割裂的状态,无法描述,也无法在某一种具体语言中加以体现。这是经典文本呼唤翻译的根本原因:它为我们接近语言之“真”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然而可惜的是,哪怕是对于1流的译者而言,一旦翻译完成,尽管语言之“真”的状态还能以碎片的形式散落其中,译者却悖论性的终结了自己的求真之路。唯1的希望就只是寄望于未来的其它经验,自己的,或者别人的。
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调或者平衡句子结构。这种表达方式与汉语有较大差别,造成翻译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时比较吃力,特别是当句子主语较长时,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将语态由被动转成主动,往往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例】Arrangement must be made to guarantee the basic life necessities could be ***ailable to the people in the earthquake hit areas.
【译】 必须做出安排......
【例】China's diplomatic practice is seriously guided by the five principles of mutual peaceful coexistence.
【译】中国的活动是严格遵循原则的,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