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编辑/交互式机器翻译
(1)译后编辑
译后编辑简单而言就是通过人工直接修改机器翻译的自动译文来完成翻译。译后编辑是***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SDL Trados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通常支持谷歌翻译等API来直接获取机器翻译的自动译文,因此译后编辑是目前***i流行的辅助形式。如果机器翻译的自动译文质量较高,人工修改量就比较少,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译员的生产效率。但在行业实践中,译后编辑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有时甚至仅仅是聊胜于无。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机器翻译系统对应的译文质量远未达到人工翻译场景的用户期望。如果机器翻译的自动译文质量较差,译员不得不为了少打几个字而***分析和修改漏洞百出的整句译文,其代价远超过直接翻译。僵化的译文和似是而非的术语翻译使得译员使用机器翻译的热情并不高,而重复纠正相同错误的乏味感和反复修改仍不能满意的挫败感也使用户感到沮丧。
近两年来,***网络机器翻译发展迅猛,译文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顺而不信”和翻译结果难以干预等问题。因此,***网络机器翻译仍需要相当长时间才可能在实践中显著改善译后编辑的人机交互体验。
(2)交互式机器翻译
交互式机器翻译指系统根据用户已翻译的部分译文动态生成后续译文候选供用户参考。译员从零开始翻译,因此译员无需修改自动译文,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可接受的部分即可。该技术指在通过翻译人员与机器翻译引擎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实现人类译员的准确性和机器翻译引擎的高i效性。
与译后编辑相比,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对技术实现有更高的要求:从左至右的强制解i码和流畅的实时响应。同时,因为需要译员反复阅读和理解***i新的译文部分,扬中英语翻译招聘,这种模式也给用户带来了额外负担。因此,目前流行的在线翻译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并不支持交互式机器翻译模式。目前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系统仍处于原型阶段。可喜的是,扬中英语翻译报价,从近期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于***网络机器翻译的交互式机器翻译的进步可以预见,交互式机器翻译有望成为未来人工翻译的候选项之一。
翻译的价值瞬间遭遇解构:固然我们借助翻译,读到了一个个来自于异国的、想象中应该写得挺好、只是经译者之手变得有点不太好的故事,扬中英语翻译中心,可汉语受到了这样的凌lue,真是不读为妙! 而如果说有价值的翻译也还存在,那只存在于令我们怀旧的“前史”时代,比如傅雷、朱生豪、梁实秋、冯亦代等等。因为只有那个时代,译者有好的汉语。今天的译者倘若要继续为文学和文化的交流承担起自身应该承担的使命,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像老一代的译者那样,能够驾驭符合他们那个时代语言审美的汉语。
说起来,论到维护某一种语言,四百多年以前,法国著i名七星诗社的杜贝莱就已经写下过题为 《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 的名篇,而且他也反对一味翻译希腊拉丁作品,并且以此作为文学和文化的唯i一样式。但是他的主张与现今所谓维护语言纯洁性的主张的出发点却正相反:四百多年以前,法语尚在确立之初,在被拉丁语一统天下的思想领域,它迫不及待地想要用自己语言的可能,为其文化也勾勒一个比较明确的边界,而不是陷在希腊拉丁文化的牢笼中不能自拔。杜贝莱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七星诗人对于“法兰西语言”的贡献不言而喻,而世易时移,过度伸张法语的***也并非完全没有坏处。于是乎法国在十七世纪迎来了被命名为“不忠的美人”的翻译时代,倾向于“改写式”翻译,就是强调翻译外国作品断不能***伟大的法语,必须迎合本民族固有的语言审美。这一翻译时代饱受后人诟病,翻译家梅那日对该风潮中代表翻译家的调侃———仿若他美丽但却不忠的***———也自此广为流传。到今天这个时代,虽然法国人依旧认为自己的语言具备理性和明晰的“显著特征”,恐怕也不敢要求自己的翻译家都必须继续做“不忠的美人”。法国人倒是也忧虑法语语言和文化的未来,但这份忧虑不是针对翻译的,而是针对与翻译追求完全相反的***化和单一化的趋势,与四百多年前反对唯希腊拉丁文化是如出一辙。
编码阶段
编码总是以注意开始,所以你应该全神贯注尽可能地排除或减少外界的干扰。其次,仔细观察你要记的事情的细节。比方说你参加一场会议,扬中英语翻译,需要记住发言人的相貌,你就应该仔细观察他的眼睛、鼻子、前额、下巴、耳朵。就你要记的东西跟自己对话,比如'他高高的个子,小眼睛,皮肤黑黑。'这样就等于进行了印象及言语双重编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