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形橡胶密封圈胶料配方设计地原则
橡胶配方一般由生胶、硫化防老剂补强剂体系、防护体系、补强体系、软化体系组成。配方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各种配合组份的配比组合,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配方设计终要达到如下目的∶
1、 满足密封圈使用性能要求。
2、 胶料加工工艺性能良好。
3、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便宜、来源丰富、***或低毒、性能稳定的原材料。
橡胶配方按其用途可分为试验配方和实用配方。前者是为了研究或鉴定某种原材料与硫化胶及混炼胶性能之间的关系,在组成上力求简单。实用配方则主要研究硫化胶性能与产品实际使用性能及混炼胶工艺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用配方的制定过程为∶产品使用的环境条件、制造工艺分析-à选择胶种以及组成配方的各种配合剂组成试验配方-à性能评价试验-à组份调整改进-à扩大试验,确定实用配方。
在选取"O"型圈的压缩率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
a.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 b.摩擦力尽量小 c.尽量避免变形。
"O"型圈密封压缩率W的选择应考虑使用条件,静密封或动密封;静密封又可分为径向密封与轴向密封;径向密封(或称圆柱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径向间隙,轴向密封(或称平面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轴向间隙。轴向密封根据压力介质作用于"O"型圈的内径还是外径又分受内压和外压两种情况,内压增加的拉伸,外压降低"O"型圈的初始拉伸。上述不同形式的静密封,密封介质对"O"型圈的作用力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预压力设计也不同。对于动密封则要区分是往复运动还是旋转运动密封。
槽口及槽底圆角的设计,沟槽的外边口处的圆角是为了防止"O"型圈装配时刮伤而设计的。它一般采用较小的圆角半径,即r=0.1~0.2mm。这样可以避免该处形成锋利的刃口,"O"型圈也不敢发生间隙挤出,并能使挡圈安放稳定。
沟槽槽底的圆角主要是为了避免该处产生应力集中设计的。圆角半径的取值,动密封沟槽可取R=0.3~1mm,静密封沟槽可取其"O"型圈截面直径的一半,即R=d/2。
往复运动的活塞与缸壁之间必须有间隙,其大小与介质工作压力和"O"型圈材料的硬度有关。间隙太小,制造、加工困难;间隙太大,"O"型圈会被挤入间隙而损坏。一般内压越大,间隙越小;"O"型圈材料硬度越大,间隙可放大。当间隙值在曲线的左下方时,将不发生间隙咬伤即“挤出”现象。
间隙的给定数值与零件的制造精度有很大关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