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在中国的文字记载就有三千多年。关于枣的古老的著述大概出现于《诗经》,在《诗·豳风·七月》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魏风》中有'园有棘,其实之食。'《小雅》中有'营营青蝇,止于棘。'《秦风》中有'交交黄鸟,止于棘。'棘,指的就是枣树。儒家经典对枣的记述更为详尽,《周礼·天官·笾人》里讲'馈食之笾,其实枣、卤、桃、榛实。
'《仪礼·聘礼》中说,枣、栗还是古代诸侯相互借路相互问候之际,带给掌管朝觐官员的礼物,用两个容量各盛一斗二升的上边有盖的方竹簋,一个装满枣,一个装满栗,一齐献上。《仪礼·既夕礼》上说,在土葬前一次哭吊的晚上,祭品种要有枣糗、栗脯。《仪礼·特牲馈食礼》和《仪礼·有司》中讲,诸侯及下边的官吏--士,每月初一祭庙,祭品种除有规定的牲畜外,均有枣和栗,而且枣栗由谁摆放,都有讲究。再以后《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秦游说六国时,对燕文侯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实于民,此所谓天府也。
'这说明枣是当时燕国北方的经济命脉,是帝王考虑治国安帮国策的依据之一。对于枣树的栽植培育,果树苗木供应商,《广物博志》有记载:'周文王时,有弱枝枣甚美,禁止不令人取,置树苑中。'《齐民要术》的记载更为详实:'选(枣)好味者,留栽之,候枣叶始生而移之。''枣性坚强,不以苗掠。'《尔雅·释木》是中国***部记录解释枣品种的书,其记录的周代枣品种已有壶枣、要枣、白枣、酸枣、齐枣、羊枣、大枣、填枣、苦枣、无实枣等十一种。到元代,《打枣谱》中记录定型的枣品种多达七十二种。到清代乾隆时期,《植物名实图考》所记录枣品种达到了八十七种。
园林
枣树枝梗劲拔,翠叶垂荫,朱实累累。宜在庭园、路旁散植或成片栽植,果树苗木怎么样,亦是结合生产的好树种。其老根古干可作树桩盆景。
枣林有防风,固沙、降低风速、调节气温、防止和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作用,对间作物生长影响颇大。枣树作为防风林的文字记载,早出现在《神异经》中:'北方荒中有枣林,无锡果树苗木,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余,疾风不能偃、雷电不能催。'描写了枣树林带的规模和作用。据河南新郑枣树科学研究观测,农枣间作降低风速20-62%,气温降低1.2℃-5.8℃,提高在所温度0.5%-11.3%,土壤含水率提高4.5%-5.1%,蒸发减少8%-44.7%,枣树不仅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长,而且耐盐碱(含盐碱lt;0.3%)。
不同树龄的修剪
幼树整i形修剪
⑴生长特点:
幼树定植后,到结果期,生长缓慢,顶芽萌发力强,自然分枝少,单轴延长生长,主干周围主要是枣头二次枝,树冠很小。7-8年后,逐渐形成侧生枣头,树冠扩大,枣股和枣吊也出现较多,自然形成的树是干高,骨干枝少,骨架不牢固,树冠形成年限长。
⑵修剪原则:
促生分枝,选留强枝。开张角度,果树苗木生产商,扩大树冠。培养枝组,疏截结合,控制生长,促进结果,使其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为加速幼树提早成形和早期丰产奠定基础。
⑶修剪方法:(以主干疏散分层形为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