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轧机 领用导卫时需确认导辊、滚动导板、滑动导卫等接触面光洁平滑、没有毛刺、无麻坑 ,滚动导卫各部件如导辊、导辊轴、轴承、导板等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其中轴承使用寿命较短,一般在轴承检验更换时,其他部件也要作相应的检验与更换,各部件一旦发现情况不好,应立即更换,能修复的应修复 ,滑动导卫件、滚动导板表面磨损轻微(2mm)应清理创面继续使用,中等磨损(2~5 mm)应经过修复后使用,磨损严重的应报废处理, 粗中轧滚动导卫导辊开口度用卡钳测量,导辊的间歇应与来料尺寸相符,轧件能在导辊间顺利通过,不松不紧,滚动导卫入口夹板的宽度应比来料尺寸稍大。为打破发达***的技术垄断,注重技术研发和技术***的培养,成立了国内唯1的导卫研究所。推荐尺寸为:粗中轧夹板开口宽度比来料尺寸大10mm
切分架次钢料形状不好
针对上述原因, 采取了如下措施: ( 1)用木条检验轧件充满程度来确认导卫对正轧线情况。 ( 2)用实际生产中取得的试棒来检验入口导卫轮间隙。 ( 3)精轧机操作工与主控台操作工配合调整轧机堆拉关系。 ( 4)控制加热炉均热段工作状态, 保证钢坯通长温度偏差 30 ? 以内。 ( 5)修改入口导卫轮形式, 原有的入口导卫轮为平轮, 实际生产中发现平轮导卫对轧件的夹持作用不好。轧一车间运用自己的技术力量将入口导卫轮样式改为 V形轮, 充分提高了导卫对并联轧件的夹持作用的稳定性。在轧制过中15、16导卫开口度变大也会出现上述情况,由于导轮对轧件没有夹持力,起不到对中的作用。
解决成品道次顶出口技术措施: ①严格控制各道次料型尺寸,与工艺尺寸相比,粗轧末架控制在±1mm以内,中轧末架料型尺寸控制在±0.5mm以内,精轧各道次控制在±0.1mm以内。 ②严格控制K4、K3道次导卫导辊间隙,要求比正常生产料型小0~0.5mm,确保安装对中。 ③改进成品道次出口导管内腔尺寸,由Φ30mm减小至Φ24mm,使舌头尽量贴近变形区,提高导向性。 ④出口导卫安装时保证导管与上下轧槽间距一致,同时保证水平度。随着研发水平的提高,该公司不但出口逐年增加,还接受上海宝钢委托联合研发多个项目,为世界著1名冶金设备制造商德国西玛克公司提供导卫技术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