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切分轧制时切分导卫频繁粘钢进而造成堆钢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是切分导嘴设计不合理造成。原设计两片切分导嘴之间留给红钢空间偏小,切分导嘴分料棱与红钢接触过于紧密。而红钢塑性好,表面摩擦系数大,冷却水又不充足,一段时间后,摩擦脱落物逐渐积累,发生粘钢,进而堆钢。为此,重新设计了切分导嘴,将分料棱改为圆弧过渡,增大过钢空间。切分导嘴上开出冷却水路,强制冷却导嘴。切分导卫安装非常严格,必须保证切分楔,切分轮,切分刀三点一线,对中良好,若安装不正,就会导致料型与切分轮不能对正而切偏,造成切分带过大,与切分刀发生摩擦,引起粘铁而堆钢。 改造实施后,切分导嘴粘钢现象大大减少。针对随后出现切分轮严重粘钢问题,改造切分轮压紧碟簧和加强维护,减少了过钢时切分轮弹跳。
后也应紧固。16号切分导卫的安装;前后左右要水平,不水平应相应的调整,引导嘴应紧贴着孔型,压紧螺丝应压紧,水油汽润滑充分,还应检查前后导卫的对中性。一种棒材生产线四切分导卫的鼻嘴装置,包括鼻身及设置于鼻身前端的鼻嘴口,所述鼻身、鼻嘴口和鼻身的尾部和两侧边构成了鼻嘴装置的母体。对于在轧制过程中导卫烧,在换下时应先确认导卫换下机时的位置,在上机装导卫时装在同一位置,特别是15号和16号进口导卫,如果没调整好,就会差生线差太大引起废钢。
切分架次轧件形状应该具有较好的对称性,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以下因素可能导致切分架次轧件形状偏离标准而造成堆钢 ( 1)入口导卫偏, 轧件一侧充满过度, 另一侧欠充满, 轧件从切分架次轧出后形成镰刀弯造成堆钢。 ( 2)由于导卫轮间隙调整、速度调整或钢坯温度的原因造成轧件和导卫轮间隙不匹配, 轧件在导卫内夹持不稳, 使轧件一侧充满过度, 另一侧欠充满, 轧件从切分架次轧出后头部由于不均匀变形而形成镰刀弯造成堆钢。出口导管根据其内部中空截面的不同形状(矩形、圆形),分别在中轧、精轧的不同机架采用。
导致线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轧槽加工精度不高。对四线差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是K4、K3、K1道次。K4为预切分道次,它对轧件各线尺寸进行分配,K3切分道次对K4道次料型进行修正,K1直接出成品,因此要达到较小的四线差,必须提高对K4、K3、K1道次的加工要求。 ②孔型磨损不一致。前道次料型不规矩或孔型系统设计造成的各线轧槽磨损不一致等各 方面因素影响,磨损严重的一线料型面积就会增大,造成此线成品尺寸大。 ③轧机两侧辊缝不一致。在换辊调试时,15~18架两侧辊缝控制不一致,辊缝大的一侧孔型面积就大,从而导致成品存在差异。安装时,将联成一体的导卫块、连接杆固定在R***减定机第3、4机架轧辊侧翼的固定架上,使圆形导卫槽孔对准轧辊孔槽。 ④预切15架或切分16架进口未对正轧制线。导卫中心线虽与轧制线平行,但不重合,偏一侧。此时轧件被切分后,偏向的一侧面积比正常大,而另一侧则比正常小,从而导致两边线成品尺寸相差较大。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