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赛康交通安全-led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
作者:赛康2019/12/5 20:45:22





主动发光交通标志是道路交通标志业的一次技术创新,结合了微米级反光材料、太阳能等新能源应用、固体蓄电池或锂电池、电路压降光控技术、LED光电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于一体,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施组,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力提升。即交通标志设施的自身就是光源体,保持持续发光,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让车辆行人极容易视觉识别而采取行为措施。太阳能LED发光标志产品的问世,让主动发光的概念提升到实际应用的层面,对交通出行的安全和畅通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保证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清洁并定期更换使这种产品的实际使用增加困难,而一种“自动巡日清洁”系统加上反光材料为底基使得太阳能LED发光标志产品更具实用性。主动发光消除了自然性的交通出行障碍,可以为车辆行人提供更加周到的通行选择。






◆显示模组

(1)、显示模组设计

A、显示板主要用于显示汉字、英文、符号、图形等。单元模组为48*48Pixels,单元模组显示板面尺寸:1.066m*1.066m,像素点间距33.33mm。

B、LED视认角为300,红色LED采用美国HP生产铝、铟|、磷(ALInGap);四元素管。绿、蓝色LED采用日本日亚(NICHIA)生产的氮化管。显示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单元由24个8×8点阵像素的模组组成,像素点间距33.33mm。

C、像素模组是集驱动、显示于一体的结构,具有防水、防尘、防腐蚀的野外型组件结构,采用恒电流驱动方式,西藏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具有过流、过热保护功能。

D、显示单元内集成电路均采用高可靠性连接方式,以适应恶劣环境要求。










第二个阶段的约23年时间里又完成了三次主要的技术标准制修订:1986年首部强制性***标准GB5768《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将交通标志扩展到二类168种;1995年发布实施了JT/T279《公路交通标民板技术条件》;1999年对GB5768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的修编,一直沿用至2008年。期间,2005年发布实施了GA/T580《太阳能道路交通标志》,对交通标志的光学形式开展了创新,但该技术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在这一时期,交通标志的制造工艺主要是应用铝材和反光膜技术,其中反光膜长期依赖于国外进口。

第三个阶段的近7年时间里,交通标志的技术标准工作得到了质和量的同步快速提升,超过10部***、行业标准完成制修订并发布实施,同时还有较多省份和城市制订了地方规范标准。尤为重要的是,2009年对GB5768进行了第三次修编,同年发布实施了GB/T23827《道路交通标导板及支撑件》,发布了JT/T750《内部照明标志》、JTG-D82《公路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2015年先后发布实施了GB/T31446《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另外,GB5768的第四次修编工作已经列入2016年计划。在这一时期,交通标志的制造工艺较多提出了“主动发光”的光学模式创新,受限于技术研发的滞缓,仅仅是较小范围的示范应用,但是在示范应用的道路上极为显著的改善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近年来呈需求增长态势。







南京赛康交通安全-led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由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南京赛康交通安全-led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是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skycts.com.cn)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杨经理。

商户名称: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