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的环境条件。河虾养殖用水必须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须水净氧足。养殖池中无大型的敌害生物。池塘水深1.2—1.5米,池底淤泥要少,底质宜硬。河虾不善游泳,并具有负趋光性,白天多潜伏在阴暗的石砾或水草中,即昼伏夜出,夜间出来觅食,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底或水草等攀附物上。八、护健肠胃,蜕壳促生长护健肠胃,在养殖实践中,很多用户将“***丰虾活力素”配合“***保促长灵”“***钙”使用,护蜕壳非常明显。
2、河虾的食性。河虾的食物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第二个步骤就是培育虾池里的水质,在养殖河虾的时候,水质一定要符合河虾从小长到大的条件。
3、河虾的产卵。有两个高峰,春未夏初为一个产卵高峰期,是由越冬后的老龄虾产卵形成;河虾食性较杂,在人工饲养时,各种人工饲料都可饲喂,如蚕蛹、蝇蛆、鱼粉等,植物性饲料有豆饼、米糠、麦麸、酒糟等。秋繁的高峰是由当年幼虾中的一部分产卵形成。故应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环境来决定是否进行秋繁,而从均衡上市和提高产量效益的角度出发是应进行统筹按排,要发挥河虾能自然越冬的优势。
4、合理放养。单养河虾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中旬放虾苗,每亩放6—8万尾;如放小虾则数时可适当减少。如进行鱼虾混养,则在每年的7月中旬—8月中旬,亩放2厘米左右的虾种1。5万尾。如是放抱卵虾养殖,则亩放抱卵虾25—30斤。
07、水体乳白色
当水体为乳白色时,水体中浮游动物(如枝角类、轮虫、桡足类等)数量较多,它们是苗种塘的饵料。在池塘养殖的中后期,水体已不需要这些浮游植物,它们会与鱼类争氧,易引起缺氧浮头,同时会影响正常摄食和生长。
处理方法:选择特定的***,死大部分浮游动物,以有利于富有植物生长,之后使用水产原液逐渐将水质改良。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水产原液与枯草芽孢,可以有效地促进有机物分解,防止底质恶化,从而使池塘水质保持理想状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