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1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温度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也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常随温度增1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质变好。但中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
柑橘栽培常见的间距4X6米,但当前有一种倾向就是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使柑橘在后期生长密植,因而4X3米甚至4X1.5米的间距也常采用。正确的整1形和修剪能促进树体生长,使之尽早成形,尤其是果树枝干分布合理,树冠通风透光,树体结果稳定,这便于田间管理,提高生产工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其种植密度通常每公顷种植410株,密植情况下也有每公顷800甚至1600株的。按1×1米的规格挖定植坑。坑内施入杂草、垃圾肥、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等基肥。可春植,也可秋植。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柑是桔与甜橙等其它柑桔的杂1种,花大,果实剥皮不如桔好剥,种子的胚为淡绿色。柑橘在轻质土壤中生长良好,但如果采用了适宜的砧木并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柑橘也可在重壤土中生长。pH值超过8.0的土壤对柑橘生长不利。柑橘对土壤盐分和硼(即使是在深层土壤中)反应敏感,对板结的土壤也反应敏感。柑橘根系主要分布在0.90米土层,并依灌溉情况而异。绝大多数需氧的活动根系分布在表层30厘米的土层中。在轻质土壤中,推荐使用的灌溉周期为每周2次,每天灌溉更好。显然,由于在轻质土壤中水分容易渗透到活动根区以下,因而,经常而小量的灌溉将产生更好的效果。
柑桔的繁殖,是柑橘生产上的关键技术。中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1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柑桔嫁接,早在战国时代已载入典籍。南宋韩彦直在《桔录》中,对柑橘嫁接技术作了详细地记述:“取朱孪核洗净,下肥土中,一年而长,又一年木大如小儿之拳,遇春月乃接。取诸柑之佳与桔之美者,经年向阳之枝以为砧。去地尺余,留锯截之,剔其皮,两枝对接,勿动摇其根。掬土实其中以防水,藕护其外,麻束之。工之良者,挥斤之间,无不活着。”大多柑桔种子曝晒至干,要丧失发芽力。然而中国古代园丁却创造了连柑橘皮或剥开皮分瓣植人润土中,待春暖发芽。柑橘繁殖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现代大规模柑桔生产奠定了基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