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只能在工厂做些简单、单调的工作。就像恰佩克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就像人类的'苦力',躺在工厂车间里。
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业机器人已经能够进行切割、焊接、组装等较为复杂的工作。他们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因此当时全球的工业机器人使用数量激增至上百万台。
进入21世纪,家政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开始大受欢迎,机器人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机器人的外形、功能日益多样化,同时在家政、食品、军事等越来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经济新闻》12月12日报道称,在全球范围竞争日趋激化的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美国和中国这2强的存在感正在加强。日本文部科学省下属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的分析显示,从主要国际学会的发表成果来看,中美占据压倒性优势,同时两国的联合研究报告也在增加。此外,还出现了中国企业向美国大学提供研究投资的案例。趋势一:感官功能越来越丰富在慕尼黑展览会上,德国PAAL公司生产的调酒机器人Roboshaker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日本政1府将AI定位为增长战略的支柱,但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进展缓慢。要卷土重来,或许需要根本性的应对措施。
机器人产业发展如此艰难,如何突围?
“机器人涉及到的技术广泛,且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良性的产学研互动和循环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机器人研究ji金会主xi、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OussamaKhatib表示,行业界和学术界必须要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做出一些创新的产品。机器人产业发展为规范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hua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三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理性和差异化发展机器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如今,我国各地方机器人产业发展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低端化,重招商引资、轻自主创新,重主机组装生产、轻关键零部件制造,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等,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概念炒zuo现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