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系统:
事先无法编制运动程序,而是要求在运动过程中根据所获得的周围状态信息,实时确定控制作用。
1、驱动方式:参见工业机器人驱动系统。
2、运动方式:
(1)点位式。要求机器人准确控制末端执行器的位姿,而与路径无关;
(2)轨迹式。要求机器人按示教的轨迹和速度运动。
3、控制总线:
(1)国际标准总线控制系统。采用国际标准总线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总线,如VME、MULTI-bus、STD-bus、PC-bus。
(2)自定义总线控制系统。由生产厂家自行定义使用的总线作为控制系统总线。
机器人解放人工固然美好 但伤害到人类后你就懵了
2016年,谷歌智能程序击败世界围棋guan军后,深度学习应用受到***关注。商业企业都希望能够利用这种技术,在各种“大数据”中找到有用的模式。2002年美国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尘器机器人Roomba,它能避开障碍,自动设计行进路线,还能在电量不足时,自动驶向充电座。2011年,IBM的超级电脑沃特森成为AI领域的另一个分水岭,在智力竞赛《Jeopardy!》中击败2位前人类guan军。另一个重要进步是“物联网”的出现,而且随着更多产品、家电、可穿戴设备以及公开位置的传感器开始联网,并全天候发送信息,“物联网”将越来越庞大。“老大哥”可能不会总是监视你,但数以万亿计的“小弟”可能会。
UR机器人
UR机器人共有两款型号——UR5及UR10。UR5自重18公斤,负载5公斤,工作半径85cm;UR10自重28公斤,负载10公斤,工作半径130cm。上下料机器人特点、规格及应用上下料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的一种。这两款机器人均可以自由地在生产区域移动以便执行不同任务。UR机器人符合合作型机器人的ISO标准,一旦人与机器手臂接触,UR机器人就自动停止工作。在碰撞中,UR机器人仅会产生少于上限规定的150牛顿的力。因此,UR机器人在大多数应用中都无需安全围栏,目前有80%的UR机器人工作生产线都没有使用安全围栏。当然,在任何应用中,都需要对机器人或其他机器所使用的工具进行的风险评估,以决定是否需要安装安全围栏。
民用
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同时提出下一步工业机器人产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人机合作”即工人和工业机器人同时在车间里搭配工作,人在工业机器人的辅助下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工业机器人从事精que度高、重复性强的工作。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1.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3.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