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业发展对装备提出新的要求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及消费大国,建立了模具制造体系,2017年模具销售达到2000亿元,表现出稳步发展和优化升级的态势。(4)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据介绍,我国模具已经具备了批量出口能力,在基本满足我国制造业对模具需要的同时,也是国际模具市场供应大国。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模具出口总额为54.9亿美元,出口目的地***(或地区)达201个。模具进口总额为20.5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微增2.43%。
当今,模具创新与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成形带动了模具新结构、新产品,技术创新驱动特征明显。但要求成型物料在低于固化温度时,熔融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高于固化温度时,有较大的固化速率。模具产业创新已从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的新阶段,一批企业已进入国际制造第i一方阵。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行业提质增效和优化升级,模具产品将继续向大型、精密、高性能、集成化方向发展。
模具制造对自身及装备应用提出新的要求。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行业提质增效和优化升级,模具产品将继续向大型、精密、高性能、集成化方向发展。通过设备利用率评价、人工干涉评价、协同评价、产品品质评价等,模具加工正在向高精度、***率方向发展。在模具制造方面,追求非标产品的模块化、标准化技术规范和流程管理,努力实现精准管控、智能监控、稳定生产和质测合一。
模具企业已针对模具制造装备提出了应用层面的指标性要求,即:
(1)提高设备利用率、人机配比逐级优化;
(2) 基准、知识库管理,零件化、模块化制造;
(3)加工单元自动化;
(4)大量专用设备投入模具制造,如多轴多路径化智能专用设备;
(5)实施制造过程控制和结果管理。
模具产业现状
发展
根据我国模具业协会经营管理委i员会编制的《***模具***厂基本情况》统计,我国模具以平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国内GDP的平均增值一倍多。其中,铸造模具约占各类模具总产值5%,每年增长速度高达25%,发展十分活跃。
我国模具产业的发展给予制造业以有力支撑,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模具产业的发展。800~1000℃钛合金、钢、不锈钢、镍合金K3、K5、K17、K19、GH99、IN100、ЖC-6NX88、MAR-M200、TRW-NASA、WA。我国也成为模具生产大国,国内的模具生产厂家已增至2万余家,从业人员大约100万人,模具年产总值已达到550亿元人i民币。但是,我国的模具机床业产业仍“大而不强”。虽然目前我国模具行业以每年巨大的进出口总额被誉为***“制造大国”,但由于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都相对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因而高i端市场对国内模具企业而言,经济诱i惑力无疑是巨大的。
行业协会是相关的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性的社团***。据介绍,我国模具已经具备了批量出口能力,在基本满足我国制造业对模具需要的同时,也是国际模具市场供应大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重要的中间***,行业协会具有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因此,推动行业协会的建设,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模具行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推动模具行业协会的建设必不可少。
一些高水平的模具所占比重已达40%左右,这些模具的特点是复杂、精密、大型、长寿命。例如,有的模具单套重量可以达到125t?有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寿命达3亿冲次、0.001mm的精度随着模具零件行业精度化要求的不断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些零件的加工精度会达到lμm以内。一般情况下,模具在投入使用后,应该在3000-5000模次后进行首i次回火。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得到提高,新技术、新工艺得到了广泛推广。例如模具的自加工技术以及模具的柔性、集成技术?模具的结构设计系统、大型级进模、***模具制造技术和三维设计技术的研发?冲压工艺设计系统、逆向工程和车身模具数字化制造系统等,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推广。
增长
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湖北省模具产量为16388套,增长率3.43%;其中6月产模具4181套,6月增长率78.6%。2013年1-6月广西模具产量为34344套,1-6月增长率6.09%。在上述几种情况下,i***时侧向偏移力将加在导柱上,开模时导柱表面拉毛,损伤,严重时导柱弯曲或切断,甚至无法开模。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模具产量为7365套,增长率1.43%。2013年上半年四川省模具产量为921682套,1-6月增长率660.94%。
存在问题
我国模具工业不断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模具的维护,定期对模具进行***,更换损坏部位,更换易损件,清理滑道、顶杆孔等,是非常重要的,是确保模具在压铸生产时的可靠性,同样也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我国模具工业一直忙于扩张,从而忽略了市场调查、了解客户需求,致使高i端模具成为中国模具产业的短板,中国市场所需的高i端模具大部分依赖进口,而国内却有大量的模具产品出库无门、大量挤压,造成了严重的供需错位局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