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主要元件
1.凹模之设计
(1).冲切凹模之设计
冲切凹模之形状设计应考量之要项有:A.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B.凹模之剪角,C.凹模之分割。
(A).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此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如设计不正确将会造成冲头之破损、冲屑之堵塞或浮上、毛边之发生等冲压加工不良现象。
(B).凹模之剪角:外形冲切时为减低其冲切力,凹模可采剪角设计,剪角大时冲切力之减低亦大,但易造成制品之反曲及变形。
(C).凹模之分割:凹模必须施以成形研磨等精加工,由于其是凹形状,研磨工具不易进入,故必须加以分割。
(2).弯曲凹模之设计
弯曲加工用凹模之设计,为防止回弹及过度弯曲等现象之发生,U形弯曲加工用凹模之部形状为双R与直线部 (斜度为30度) 之组合,近似R形状。R部形状经成形研磨或NC放电加工后应施以抛光处理。
(3).引伸凹模之设计
引伸凹模角隅部形状及逃角形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事项,模具加工生产商,有关角隅部及逃角之形状及特征如下:引伸凹模R角值大时较易引伸加工,但亦产生引伸产品表面产生皱摺现象,引伸制品侧壁厚度大于板厚。引伸厚板件及顶出困难之场合,凹模R值要取小,约为板厚之1-2倍,模具加工价格,一般上圆筒及方筒引伸凹模之大多引伸部作成直段状,为防止烧着发生、润滑油油膜之***及减少顶出力等目的,直段部下方宜有逃部 (阶段形或推拔形) 设计。特别是引缩加工之场合,此直段部有必要尽量少。
2. 冲头之侧压对策
冲压加工时冲头左右承受均等之荷重是理想 (即侧压为零) 状态,冲头承受侧向压力时将使上模与下模产生横方向之偏移,造成模具间隙之部份变大或变小 (间隙不均匀) 及无法得到良好精度的冲压加工。有关冲头之侧压对策有下列方法:(A).改变加工方向,(B).单侧加工 (冲切、弯曲、引伸等) 之制品宜采两排布列方式,(C).冲头或凹模装设侧压挡块,切刃之侧面设有导引部 (尤其是切断及分断加工)。
模具***销设计
一、 模具***销设计
一般模具上用的都差不多,只是大小不一样;是一头带螺丝,这样拆卸方便,一般订购时找个常用的标准件书按标准订购就可以了。
二、 模具***销的分类
1. 固定式模具***销
2. 可换式模具***销
3. 锥面模具***销
4. 削边模具***销
5. 标准菱形模具***销
三、 模具***销的标准
模具***销属于标准件
圆柱销:GB/T119.1-2000 GB/T119.2-2000
内螺纹圆柱销:GB/T120.1-2000 GB/T120.2-2000
圆锥销:GB/T117-2000
四、 模具***销的用处
模具***销的作用就是限制物品的自由运动度。
自由度:凡是物体在空间内,必定有六个自由度,X 、Y 、Z 三个轴向的直线运动,以及绕着X、 Y 、Z的旋转运动。
在由两部分或更多部分构成的模具中,使模具相邻两部分准确***而设计的销。
在主轴***上先1)机械凸轮机构(2)光电盘方式进行粗***,然后有一个 液动或气动的模具***销插入主轴上的销孔或销槽实现准确***,完成换刀后 模具***销退出,主轴才开始旋转。
模具的设计要求
一.设计前检讨事项
工作步骤
1.模具材质
2.成型品
3.成型机选择
4.模座基本构造
二.模具设计重要项目
1.多色射出组合方式
2.浇道系统
(1)射出压力较低。
(2)快速充填完成,可提升产量。
(3)可均匀射出,产品质量较好。
(4)减少废料,模具加工报价,缩短射出时间。
3.成型设备:
(1)各射出料缸的射出量,决定那一色用那一支料缸。
(2)打击棒的位置及打击行程。
(3)旋转盘上水路,油路,及电路的配置问题。
(4)旋转盘的承载重量。
4.模座设计:模仁配置设计
首先考虑到模具公模侧必需旋转180度,模仁设置必需交叉对称排列,温州模具加工,否则无法合模成型。
(1)导柱:具有导引公模与母模的功能.在多色模中必需保持同心度。
(2)回位销:由于模具必需旋转的动作,所以必需将顶出板固定,在回位销上加弹簧使顶出板保持稳定。
(3)***块:确保两模座固定于大固板时不因螺丝的间隙问题而造成偏移。
(4)调整块(耐磨块):主要用于合模时模具高度z坐标值误差时可以做调整。
(5)顶出机构:顶出方式的设计与一般模具相同。
(6)冷却回路设计:模具一与模具二的冷却回路设计尽量相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