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一定要做好防火,否则出现着火的事情问题就大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意外,我们这些年总结了这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合理选用灯具类型
在有混合物或生产中易于产生介质的场所,应采用整体防爆装置。有腐蚀性气体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密封型或防潮型灯具,其部件还应进行防腐处理。在灼热多尘的场所(如炼钢、炼铁、轧钢等场所)可采用投光灯。户外照明可采用封闭型灯具或有防火灯座的开启型灯具。
第二.应正确安装照明、装饰灯具
(1)灯具与可燃物间距不小于50厘米(卤钨灯为大于50厘米),与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米,当低于此高度时,应加装防护设施。灯泡下方不宜堆放可燃物品。
(2)灯具的防护罩必须完好无损,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
(3)可燃吊顶上所有暗装、明装的灯具功率不宜过大,并应以白炽灯或荧光灯为主;暗装灯具及其发热附件的周围应有良好的散热条件。舞台暗装彩灯、舞池脚灯、可燃吊顶内灯具的导线均应穿钢管或阻燃硬塑套管敷设;卤钨灯灯管附近的导线应采用耐热绝缘护套;吊装彩灯的导线穿过龙骨处应有胶圈保护。
(4)选用质量可靠的低温镇流器,不准将升温高的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大花板等物体上,其电容与容量必须与灯管一致。
第三.合理控制电气照明
照明电流应分别有各自的分支回路,而不应接在动力总开关之后。各分支回路都要设置短路保护设施。为避免过载发热引起事故,一些重要场所及物品集中地还必须加装过载保护装置。非防爆型的照明配电箱及控制开关严禁在0级、10级***场所使用。配电盘后尽量减少接头,盘面应有良好的接地。
第四.严格照明电压等级和负载量
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0伏,携带式照明灯具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36伏,在潮湿地区作业则不应超过12伏,且禁止使用自耦变压器。36伏以下的和220伏以上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的差别和标记。
一个分支回路内灯具的个数不应超过20个,民用照明电流应小于15安,工业用应小于20安。由负载量确定导线规格(每一插座以2~3安负载计)。三相四线制照明电路还应做好三相负荷的平衡配置。
事故照明灯具应设在易发生事故场所,建筑物主要出入口、重要工作场所等地方,并标以明显的颜色标记以备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方便地启用。事故照明灯具不能采用启动缓慢的类型(如镇流器启动灯具等)。事故照明灯具应有***的应急电池供电以保证在正常电力系统受到损坏时能不受影响地正常开启使用。
装在舞台大幕的外面,观众席顶部的灯,有首道、第二道面光灯,后面的楼厢面光灯和中部聚光灯等也有差不多相似的作用。面光在舞台中是不可缺少的。其作用主要投向舞台前部表演区,提供人物造型用以及构成舞台上物体的立体效果。其配用灯具多为聚光灯、可调焦距和光圈,少量采用回光灯,并可能装置追光灯。
在剧场楼上的观众席两侧所装设的部分灯具,光线从两侧直接投向舞台前表演区,作为面光的补充,其配用灯具为同面光。
高度
指面光灯具至舞台地面的高度,也是面光灯选点的很低限位.一般设定面光灯具高于建筑台口1m为很低限位.例如图中9m高的建筑台口,面光灯的低限位便是10m高.那么在OA-OB范围内10m高的CD线便是灯具选位的低限位线.
射距
在满足投射角度和投射深度前题下,为了争取面光投向舞台的照度,投射距离不应太远,一般要求从面光灯具发光点到台口O点的距离,尽量控制在15m以内的射距(远射距不宜超过20m)──实际上演员在镜框内的表演还要远于此射距参数的距离.随着射距的加大,光照度的降低,对面光灯种的选择将会增加困难.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