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生死之间”?别被忽悠了!
眼看进入7月下旬,市场向有“七死八活”之说,即7月是市场淡季中的淡季,纺织业是一片凋零。但近期了解冀鲁豫三大市场,发现各地存在着不少误区,总结三点。
误区一:棉纱单减、价跌,企业死生之间
不可否认,6月以来国内棉纱订单仍以小、散、少为主,价格也弱势回落,企业经营确实面临不少挑战。但事实上,情况如下:
第1、多数企业订单维持,仍满负荷运转。调研山东德州、滨州、济宁等地,发现多数纺企都是机器轰鸣,企业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并非萧条停产状态。
第二、价格弱势,但跌幅不大。6月以来纯棉纱总体弱势,但1个月来累计下跌仅在200-300元/吨一线,远没有上游原料跌幅大,表明棉纱的抗跌性。
第三、利润空间被压薄?可以算一笔简单的账:5月下旬以来储备棉底价累计下调748元/吨,而棉纱价格累计下调300元/吨,表明棉纱利润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所以我们看到棉纱虽订单不多,但足够企业维持生产;棉纱价跌,但原料跌得更猛。企业日子蛮滋润,何来“死生之间”之说?不过确有少数企业日子不好过,也已就快关门歇业,但并非主流。
误区二:淡季来临,企业慌忙放假避难
近来确实不少纺企表示,就于近期暂关闭部分生产线,或让工人分批放假。6月30日河南某10万锭厂家就出了轮流放假安排,但问及该企业原因,负责人表示:一是炎炎夏季来临,给工人放假是出于避暑考虑。因夏季生产,各种安全事故多发,生产效率也不高,让工人轮流休息是出于提高生产效率考虑。二是下游赊欠之风日盛,企业也确实不太想签太多单,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度过炎炎夏季,到8、9月再开足马力生产。据了解,冀鲁豫纺企每年都会在暑期关停一部分产能,给工人放假休息。今年也不例外,一些正规厂家正在安排放假时间。预计7月棉纱产能将会下降。
误区三:年度后期或会出现原料结构性供需紧张
2016/17年度优质新疆棉一直较抢手,炒1作的一个大噱头就是“结构性供需紧张”,如真如此吗?或者说,这么结构性供需偏紧真会那么严重吗?举一个例子:近期储备棉轮出的新疆棉降至每天1万吨左右,成交如何呢?仍是100%成交。但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并未出现抢拍,加价也未增加多少,仍是1000元/吨左右加价。这说明什么呢?实际上纺企对新疆棉需求并非如市场炒1作的那样紧张。近期不少较大规模纺企就表示,企业用棉基本够用,今年“洛阳纸贵”或并不会出现。
未来的驱动力
在未来,随着大数据、智能制造、3D打印、3D试衣等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突破了量体、打版等以往难以规模化的关键环节,这种柔性供应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定制周期,服装定制市场将会迎来彻底的变革。
另外,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改变、对于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和人工智能程度的增加,今后的产业将会向服务业快速转型,对于职业服装的需求逐渐增加,更加带有设计美感的职业装将会越来越多,相信职业装在巴黎高i级定制时装周的亮相次数也会越来越多。
近两个月多来,“供应偏紧”这个词一直环绕在我们的耳边。尤其是6月以来,无论是原料还是终端面料市场,时不时的就要来供应紧张这样的戏码。低库存、缺货,供需紧俏从未间断过,虽然如今已身处传统淡季,但是一波波上涨行情仍在上演着。
而进入7月,涨价潮更是愈演愈烈,前期持续低迷的PTA在供应偏紧和装置延迟重启的利好之下,终于迎来爆发,目前已实现五连涨!上游原料的利好之下,涤纶长丝也是涨得更加欢腾……
1PTA——大1牌巨腕
近日恒力装置故障加上宁波利万(三菱)装置跳停,引爆了PTA市场。
PTA就像大腕明星一样,要么不出场,一有动作就是全场轰动。目前供需紧张效应仍在发酵,截至7月14日,PTA内盘价格已上涨至5380元/吨,较6月底上涨600元/吨,其中近两日就涨了300元/吨。
2涤纶长丝——实力唱将
目前涤丝市场整体库存下降至5-18天附近;其中FDY库存下行至2-8天水平,POY库存下跌至2-6天水平,而DTY库存也略降至15-23天左右。
库存偏低,聚酯厂家议价的底气自然非常的足,7月以来,涤纶长丝价格上涨明显,以FDY50D/24F为例,目前价格在11300元/吨,较6月末价格上涨了1100元/吨。
3常规梭织面料——人气选手
今年二季度以来,涤塔夫等常规面料市场走货一直处于较为顺畅的态势。当好行情遇到环保整治之后,行情持续升温至爆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