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低含湿率(含湿0.01%)的氮气或空气作为干燥介质,使之拥有较大载湿能力,它们在闭路循环干操系统中反复经历载湿和去湿的过程,直至将湿物料干操。通常,在湿物料挥发分为的场合时,一般多采用惰性气体氮气作为干燥介质;而当其挥发分为水时,则采用低的空气(如无热再生压缩干空气,-40℃)作为干燥介质。从料层中蒸发的挥发分随干燥介质带出干燥器,并在后面的冷却一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再回收。不凝性干燥介质经加热后重新循环使用。当闭路循环干操系统发生泄漏或其他原因引起压力波动时,由氮气罐自动向系统补充适量氮气。
大多数原药在合成过程中都会使用到类、醇类、醚类或胺类等作为反应物或溶剂浓缩冷却后析出结晶,使用去除杂质或使用进行置换除水易于物料干燥、离心或过滤后湿品中溶剂含量在15%~20%左右,当含有溶剂的湿料与热空气接触后溶剂挥发,在干燥初期阶段形成较高有机气体浓度,极易形成性气体。热空气与湿物料将溶剂或水分带出后,物料比重逐渐下降,沸腾效果不断强化,在沸腾过程中物料间相互摩擦碰撞形成大量的细微颗粒,干燥的细微有机颗粒充满了沸腾床空间,形成性粉尘。
在选择干燥过程时,鉴别材料的干燥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物料可以分成吸湿性和非吸湿性两种。吸湿性物料能够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非吸湿性材料不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对于非吸湿性物料,任何环境中存在的水分都保留在表面,成为“表面水分”而易于被清除。不过由非吸湿性物料制成的胶粒也可能因为添加剂或填料的作用而变得具有吸湿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