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路循环干燥机 技术特点
(1) 干燥介质温度不需要很高,但由于含湿率很低(0.01%),它们仍具有较强载湿能力,能对物料进行深度干燥,成品终含湿率可达0.02%~0.1%。
(2) 产品在不含氧的条件下完成干燥,不易氧化、变性和降解,并消除了、燃烧等***。
(3) 可以全部回收溶剂,大大降低产品消耗成本,设备***回收期短(约1~1.5年)。
(4) 干燥速度快,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5) 因闭路操作,无废气和粉尘排入大气,不会引起环境污染,企业生产环境佳,员工劳动强度低。
(6) 由于干燥器和除尘器制成一体,干燥产品形态、色泽、含湿率等均匀,质量稳定。此外在同一个设备内还可以完成产品混合、复配和冷却等后续工序,且不会吸潮。
(7) 按闭路循环干燥技术的特点,可设计选配不同形式干燥器以满足不同形态物料的干燥要求。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要需要把某一种物体除去湿分的情况。这种物体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或气态。在大多数情况下物体所含的湿分是水分,有时却是其他的成分,例如无机酸、等。这一除去物体中湿分的过程被称为"去湿"。人们将去湿的方法依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干燥是其中的一类。
??通常,人们把采用热物理方法去湿的过程称为"干燥"。其特征是采用加热、降温、减压或其他能量传递的方式使物料中的湿分产生挥发、冷凝、升华等相变过程与物体分离以达到去湿目的。不具备这一特征的去湿方法通常不列入干燥技术的范畴
现代干燥技术虽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但至今还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大部分干燥技术目前还缺乏能够精准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和设计方法。实际应用中,依靠经验和小规模实验的数据来指导工业设计还是主要的方式,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是干燥技术所依托的一些基础学科,(主要是隶属于传递工程范畴的学科)本身就具有实验科学的特点。例如,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发展还要靠“风洞”实验来推动,就说明它还没有脱离实验科学的范畴,而这些基础学科自身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干燥技术的发展水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