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才开始出现这个词。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也就应运而生。
火灾隐患
一、缺乏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火灾中不懂得简单的火场逃生知识。
二、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材料。
三、使用电器。家用电器成倍增加导致用电量急剧上升,若超过原电气线路和开关的大承载能力,极易造成打火或局部发热,消防工程施工,从而引发火灾。另外电线长期受热、受潮、失去绝缘能力,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破损,乱接乱拉,致使电线短路,也极易引发火灾。在使用家用电器后,有些人只是将电器机身的开关关掉,而不将电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使电器仍处于局部通电状态,长期蓄热引起电器故障而发生起火;家电插头布置过于集中,或者干脆从一个插座取用,增加了线路的接触电阻,长此以往也极易引发火灾;电冰箱、空调、灯具等过于*近窗帘、沙发等可燃物;使用电烫斗时突遇停电,却忘了拔下插头,一旦来电,也极易引发火灾。
怎样判断燃气泄漏
嗅——家用燃气中掺有臭剂,泄漏时会有臭味。
看——燃气泄漏,会形成雾状白烟。
听——会有“咝咝”的声音。
触——手接近泄漏的漏洞,昆山消防工程,会有凉凉的感觉
扑灭燃气火灾的具体操作方法
1、由于设备不严密而轻微泄漏引起的着火,消防工程设计,可用湿布、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漏处。
2、直径小于100毫米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燃气灭火。直径大于100毫米的管道着火时,消防工程价格,切记不能突然把燃气闸阀关死,以防回火爆l炸。
3、燃气设备烧红时,不能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
4、燃气设备附近着火,使燃气设备温度升高,在未引起燃气着火和设备烧坏时,可正常供气生产,但必须采取措施将火源隔开并及时熄灭。当燃气设备温度不高时,可用水冷却设备。
5、灭火后,要切断燃气来源,吹净残余燃气,查清事故原因,消除事故隐患。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