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维护***的意义和作用
消防系统是每个单位正常生产、工作及生命安全的保证,根据公1安1部公通字[1996]21号《关于抓紧建立和认真落实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的通知》指示精神,消防设施必须定期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清除,确保消防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发挥其有效的安全预警功能,保障***财产免受损失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真诚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在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油锅火灾时,还应注意喷出的干粉应对着锅壁喷射,不能直接冲击油面,防止将油冲出油锅,造成火势二次蔓延。
怎样判断燃气泄漏
嗅——家用燃气中掺有臭剂,泄漏时会有臭味。
看——燃气泄漏,会形成雾状白烟。
听——会有“咝咝”的声音。
触——手接近泄漏的漏洞,会有凉凉的感觉
扑灭燃气火灾的具体操作方法
1、由于设备不严密而轻微泄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布、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漏处。
2、直径小于100毫米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燃气灭火。直径大于100毫米的管道着火时,切记不能突然把燃气闸阀关死,以防回火爆l炸。
3、燃气设备烧红时,不能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
4、燃气设备附近着火,使燃气设备温度升高,在未引起燃气着火和设备烧坏时,可正常供气生产,但必须采取措施将火源隔开并及时熄灭。当燃气设备温度不高时,可用水冷却设备。
5、灭火后,要切断燃气来源,吹净残余燃气,查清事故原因,消除事故隐患。
"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才开始出现这个词。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不要私搭乱建,对于已建好的具有较大火灾隐患的建筑,要坚决清理。"消防"一词的出现,充分反应了当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火灾与消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很高的灾害。这种灾害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古称"火政"),也就应运而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