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三坐标测量仪的应用
CNC三坐标测量仪,其中CNC是ComputerNumericalControl的缩写,意思是电脑数字化控制,可以进行编程测量,编好测量程序后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人为操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CNC三坐标就是通过电脑数字化控制的三坐标测量机,它已经完全的摆脱的人为的手动控制,实现了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与手动三坐标测量仪相比,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操作控制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提升,是三坐标测量机使用厂家的首1选。
CNC三坐标作为***1新三坐标测量机的代表,在产品特点与应用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下面我们就以的Dragon系列CNC三次元为例,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Dragon系列全自动三坐标测量机是仪器的自主研生产的产品,它具有一下特点:
1、主导轨采用高架结构,使大量程测量机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和精度稳定性;
2、加长的主导轨和超大跨距轴承布局,提高了精度与稳定性;
3、采用多种传动方式,提高了设备的动态性能。
好的三坐标测量机,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上。Dragon系列CNC三次元的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优越于其他的三坐标测量仪,它可以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五金、塑胶、模具等我们常见的工业生产中,通过对工件的尺寸、形状以及形位公差的精密检测,进而完成零件检测、外形测量和过程控制等测量任务。
教您解决三坐标测量仪同轴度测量误差
实际应用证明,三次元测量仪是测量空间形状误差较好的精密检测设备,非常适合用于同轴度测量。但在同轴度测量过程中,同轴度的测量误差很多时候比实际误差要大(甚至不可信)。当然,这也是三次元测量仪在测量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便携式三坐标检测厂,主要原因是对工件分析不深入,测量组件配置不合理,测量方法不恰当。那么对于三坐标测量机在同轴度测量方面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法来进行测量呢,我们可以用以下的两种方法可有效解决同轴度测量问题。
第1种方法:当基准轴线与被测轴线较短并且距离较远时,如果用通常的方法评价同轴度,便携式三坐标检测,即将测量的基准轴线延长至被测轴线处,再计算出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1大距离的2倍得到同轴度误差,这样的测量结果误差往往很大,并且不符合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用先建立公共轴线再评价同轴度的方法。
具体方法:先在基准轴线上取2个截面,再在被测轴线上取2个截面,用4个截面的圆心点来构造一条公共轴线,然后分别计算基准轴线和被测轴线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取***1大值作为同轴度误差。
第二种方法:当被检测零件的基准轴线长度较长并且基准轴线与被测轴线距离较近时,如果用标准测杆(长度为2Oram)测量基准轴线,则第1截面和***后截面的距离肯定小于20 mm,这样到被测轴线时测量误差已经放大lO倍以上,便携式三坐标检测厂家,测量结果当然难以置信。因此,测量这类零件时,应加大基准轴线首尾2个截面之间的距离,由此减小由于基准轴线偏离而引起的误差。
实际操作中,首先选用适当的加长杆使之测量长度足够大,其次选用合适的测头组件,如大的测球或星形测头,以便在测量过程中测杆与工件不发生干涉。
三次元测量仪是高科技产品,了解它的测量方法,需要我们从它的作用上,根本上和实际操作上了解。熟练掌握这些三次元测量仪使用方法,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累来完成的。
常用的三坐标测量仪导轨
导轨是三坐标测量仪主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坐标测量仪实现三维运动必要的组成部件,便携式三坐标检测价格,也是保证三坐标平稳、高精度运动的关键部件。三坐标测量机多采用滑动导轨、直线滚珠导轨和气浮导轨,其中使用***多的是直线滚珠导轨和气浮导轨。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两种较为常用导轨。
一. 直线滚珠导轨
采用直线滚珠导轨的优点是省去***压缩空气设备及气动控制组件,成本较低,适于无气源的环境。它刚性较好,承载能力强,比简单的滚珠轴承,受个别滚珠疵瑕的影响要小,有一定的匀差效应。但由于钢球及导轨原因,该结构的测量机精度稍低,摩擦力较大,因而控制性能亦与气浮导轨特性不同。它的安装、调整找正对整机的性能的影响亦较大。
二、气浮导轨
气浮导轨的核心是气浮轴承(空气轴承),利用气浮轴承小孔节流形成气腔内的高压,在导轨和气浮轴承间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和刚性的薄膜。气浮导轨具有无摩擦及无磨损的特性,由于匀差效应,运动的局部直线度及角度摆动较小。精度较高的三坐标测量仪一般采用气浮导轨。
气浮轴承的性能有4个要求:抗气振能力、、耗气量、即承载能力,承载刚性(气浮间隙每变化一微米承载能力的变化)。其他的要求还包括防锈性能、安装的工艺性,支承等的载荷设计亦不能忽略。对超高精度测量机,气浮间隙及气腔压力的稳定至关重要,超高精度测量机往往设置气浮轴承压力检查引出孔。
三坐标测量机导轨质地较脆,***要用酒精和脱脂棉擦拭,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导轨上放置零件和工具,以免造成碰伤。相对来说,三坐标测量机导轨非常脆弱,需要我们细心呵护。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