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中关于消除色差的相关介绍
复消色差 (APOchromatic) :可以想象,如果某种材料随波长变化折射率的数值可以任意控制,那么我们就能够设计出完全没有色差的镜头。红外玻璃光学系统介绍作用:就是接收辐射能量,并把它传送给探测器。可惜,材料的色散是不能任意控制的。我们退一步设想,如果能够将可见光波段分为蓝-绿、绿-红两个区间,而这两个区间能够分别施用消色差技术,二级光谱就能够基本消除。
但是,经过计算证明:如果对绿光与红光消色差,那么蓝光色差就会变得很大;如果对蓝光与绿光消色差,那么红光色差就会变得很大。其次,它需求有高度的通明性,光学系统成象的亮度和玻璃通明度成比例干系。理论计算为复消色差找到了途径,如果制造凸透镜的低折射率材料蓝光对绿光的部分相对色差恰好与制造凹透镜的高折射率材料的部分相对色差相同,那么实现蓝光与红光的消色差之后,绿光的色差恰好消除。
这个理论指出了实现复消色差的正确途径,就是寻找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的蓝光对红光的相对色散应当很低、而蓝光对绿光的部分相对色散应当很高且与某种高色散材料相同。萤石就是这样一种特殊材料,它的色散非常低(阿贝数高达95.3),而部分相对色散与许多光学玻璃接近。在紫外或红外波段具有特定的光学常数和高透过率,用作紫外、红外光学仪器或用作窗口材料。 荧石(即氟化钙,分子式CaF2)折射率比较低(ND=1.4339),微溶于水,可加工性与化学稳定性较差,但是由于它优异的消色差性能,使它成为一种珍贵的光学材料。萤石早仅用于显微镜中,自从萤石人工结晶工艺实现以后,超长焦镜头中萤石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由于萤石价格昂贵、加工困难,各光学公司一直不遗余力的寻找萤石的代用品,氟冕玻璃就是其中一种。各公司所谓AD玻璃、ED玻璃、UD玻璃,往往就是这一类代用品。
影响光学玻璃清洗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具体看看:
A,清洗工艺的技术关键:光学玻璃经过清洗后能否达到表面不留任何油污,污迹,表面光滑,水膜完好!
B,影响清洗后光学玻璃质量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玻璃本身的质量螺旋送料机及被污染的情况,主要为:表面有霉点,气泡,划伤等,在机械处理中,如:研磨,搽试,测应力时,人为导致的污染情况不一;
(2)清洗剂的选择其能动及温度,水质;我们采用非ODS的水类碱性清洗剂,主要由 水,碱,表面活性剂,防锈材料组成,化学式C3H8,具有侧链的环状烯烃,具有较强的 溶油能力;特点:低毒,不燃,清洗成本低等特点;
(3)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清洗度的大小; 通常清洗液的PH值一般在8.5-12之间,若PH值大于箱式变压站10,侧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要削弱,当PH 值大于12时,侧清洁度下降。
(4)溶液温度及浸泡时间也同高温循环风机样影响去污效率; 当温度上升,溶液的反应速度也上升,污染物的粘度下降,便于污染物脱离,但溶液的稳定 度下降。若温度过高,会在玻璃边角上产生花纹。
(5)在清洗过程中,还应注意必须使用纯水或去离子水,若使用自来水等硬水侧很难除去玻璃上的油污,且水中所含的Ca,Na离子等杂质会在烘干后的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雾状膜,污染玻璃;
(6)光学玻璃经清洗后需漂洗,漂洗后的清洁度,除与清洁剂的漂洗性和清洗液中的清洁剂浓度有关外,还与漂洗工序的多少,漂洗供水量的大小,温度及循环使用的纯水是否干净有关;
(7)清洗环境的清洁程度;
(8)清洗后的干燥工艺及温度: 应尽量保证玻璃垂直,可在玻璃下垫陶瓷柱,避免烘干后玻璃下沿有水印;烘箱温度控制在70度左右,时间在20分钟左右。若温度过高,会在玻璃边角上产生花纹。
光学玻璃加工中磨边胶的基本要求及表面性能处理
光学玻璃腐蚀及其表象光学玻璃的耐水性及耐周围环境酸、碱等不同介质的侵蚀,主要取决于光学玻璃化学稳定性,这与不同光学玻璃组成结构及SiO2的含量有关。在抛光过程中添加抛光液要适当。5、操作者在完成作业或脱离作业室时,有必要平息火并封闭喷枪气阀及钢瓶气阀。太少了参与作用能够的抛光粉颗粒减少,降低抛光效率。太多了,有些抛光粉颗粒并不参与工作,同时也带来大量液体使玻璃边面的温度下降,影响抛光效率。
光学玻璃高精化的方法
超声磨削 超声波加工技术是一种新颖而前沿的加工技术。对紫外、可见、红外区特定波长有选择吸收和透过性能,按光谱特性分为选择性吸收型、截止型和中性灰3类。采用超声波加工时, 工具对工件的宏观作用力小, 热影响小, 因而可加工薄壁、窄缝和薄片工件, 且被加工材料的脆性越大越容易加工, 也不受工件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影响, 所以加工出来的工件表面损伤和残余应力都很小。
目前我司的主打产品为:光学石英玻璃镜片,基材包括JGS1/JGS2/康宁石英/尼康石英/小原石英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