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钛合金
是指适合于较高温度下长期工作的钛合金。它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瞬时持久强度,室温下有较好的塑性、较好的蠕变抗力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在室温和高温下均有的性能。多用于制造飞机配件的盘、叶片、进气机匣以及飞机结构件。
耐蚀钛合金
是指适合于在强腐蚀介质中应用钛合金。耐腐蚀钛合金主要为低强合金,实际中常见的钛钼、钛靶、钛钼靶、钛镍、钛钽等合金。
低温钛合金
是指适合于低温下使用的α和α-β钛合金,该类钛合金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很少下降,可作低温结构件。在造船、化工、冶金、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钛的缺点就是耐磨性差,表面易产生麻面等缺陷,目前,难以适用于滑动机械部件。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种种表面处理方法。使用320gritSiC砂纸,水冷,转速240RPM,同向转动*,压力:27N(6lbs)/每个样品,直到样品磨平为止。适用于钛表面处理的方法有镀Cr、Ni为代表的湿式镀膜法、热扩散法、堆焊法和溅射法等,近比较***的方法是CVD、PVD、PCVD表面强化法。
1.湿式镀膜:主要用镀Cr、Ni-P 法,(直接在钛棒上镀Cr困难,通常在钛棒先镀Ni,再镀Cr。电解法成膜速度快,厚度数微米,(装饰性镀层仅1um)。是一种有效的耐磨表面处理方法。
2.热扩散法:广泛用于钢铁材料的硬化处理的渗碳、氮化及硼化等热扩散工艺,近也被用于钛。主要介绍一下离子氮化法与气体氮化不同,是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钛表面氧化膜,因此氮化前处理,不须除去氧化膜的机械研磨、酸洗,而且氮化。因此,为了更清楚理解原始棒材的表面粗糙度和压缩率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和分析T***钛合金棒材冷镦性能和螺栓侧表面微裂纹,为合理控制和优化钛合金紧固件冷镦成形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钛在850度,氮化膜厚从0.7um增至5.0um,表面硬度达1200—1600Hv,具有良好的耐膜性。
3.堆焊法:利用等离子转移弧进行钛板表面堆焊硬化改性也具有优良的耐磨性。方法简单,被处理材无须整个高温下暴露,可防止力学性能的下降,但须二次加工。仅局现于处理较厚的大型工件。归纳起来化学除油有必要具有的条件如下:阴极除油的优点:1)、因电解1摩尔的水能发生1摩尔的氢气,而电解2摩尔的水发生1摩尔的氧气。4.溅射法:利用等离子流高速空气射流,使滴下的熔融金属喷镀在被处理材表面的方法,不须真空,可在大气中处理,生产。但镀膜的密合度不够。
钛是新开发的重要结构金属。钛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低导热性,***和无磁性,可焊接,生物相容性和表面装饰性。特性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电力,建筑,体育用品等领域。钛辊越薄,在设备上使用的越多,加工成本越高。此外,薄规格钛线圈还可以降低客户成本,并深受市场欢迎。合理选用刀具材料:刀具材料是影响切削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合理选择刀具材料是解决难加工材料切削的一条有效途径。事实上,不锈钢***在钛线圈加工方面一直处于国内中级水平。之前加工的0.5mm宽钛线圈不仅质量好,而且比国内少数企业加工的同类型钛线圈宽,这意味着客户。拿到手后,使用效率会更高。在挑战更薄规格的过程中,不锈钢***的技术人员克服了复杂的技术问题,如表面短线划痕,人字纹图案生成,退火等,后批量生产0.3mm宽幅钛线圈。
1、钛合金熔炼方法
1.1 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法(简称VAR法)
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VAR法很快成为钛的成熟的工业生产技术,今天的钛及其合金铸锭绝大部分是使用此方法生产的。VAR法显着特点是功率消耗低、熔化速度高和良 好的质量重现性,VAR法熔炼的铸锭具有良好的结晶***和均匀的化学成分。挤压按金属流动及变形特征分类,有正向挤压、反向挤压和特殊挤压。通常, 成品铸锭应由VAR法熔炼制得. 至少要经过两次重熔。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