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即测量和控制,是指对现实世界物理量进行测量获取信息,再经处理后得到控制量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的过程。测量是通过用数量的概念来描述和认识客观事物,进而逐步掌握事物本质和揭示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手段。狭义的定义是,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广义上,测量是为了获取被测对象的信息而进行的实践过程 [1] 。计量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具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的特点。
在匀速圆周运动作正交分解的过程中,原来大小不变的向心力,变成大小和方向都作周期性变化的回复力。简谐振动已经够复杂了。所以,振动就定量研究到简谐振动为止。然而,通常我们遇到的振动的微观情况,都要比简谐振动复杂得多。所以,研究简谐振动过渡到研究振动、热振动等,需要洞察力、想象力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
简谐振动的特点是:1,有一个平衡位置(机械能耗尽之后,振子应该静止的位置)。2,有一个大小和方向都作周期性变化的回复力的作用。3,频率单一、振幅不变。

振子就是对振动物体的抽象: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用质点代替物体进行研究。这个代替振动物体的质点,就叫做振子。振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用位移x表示。位移x就是以平衡位置为参照物(基点――基准点),得到的'振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的距离和方向。我们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进行研究时,基准点选择在运动的始点。我们对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振动研究时,基准点选择在圆心或平衡位置(不动的点)。参照物本来就应该是在研究过程中保持静止(或假定为静止)的点,我们的物理思路,就是'从确定的量、不变的量出发进行研究'。

在简谐振动中,振幅A就是位移x的值,这是一个不变的量。振子从某一状态(位置和速度)回到该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周期T。振子在一个周期中的振动,叫做一个全振动。振子在一秒钟内的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周期T就是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f是一秒钟内全振动的次数,所以,Tf=1(四式等价的公式1)圆频率ω(读作[oumiga])是一秒钟对应的圆心角。一次全振动对应的圆心角就是2π(即360度)。这是借用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在匀速圆周运动中,ω叫做角速度。当匀速圆周运动正交分解为简谐振动时,角速度就转化为圆频率。(也有人把圆频率叫做角频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