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硬质合金刀具修磨的用途和特点
作者:昂迈工具2020/9/21 11:19:47







(一)刀具分类

刀具常按加工方式和具体用途,分为车刀、孔加工刀具、铣刀、拉刀、螺纹刀具、齿轮刀具、自动线及数控机床刀具和铰刀等几大类型。

刀具还可以按其它方式进行分类,

如按所用材料分为高速钢具、硬质合金刀具、具、立方氮化硼(CBN)刀具和金刚石刀具等;

按结构分为整体刀具、镶片刀具、机夹刀具和复合刀具等;

按是否标准化分为标准刀具和非标准刀具等。

(二)常用刀具简介

1车刀

车刀是金属切削不使用签名加工中应用广的一种刀具。它可以在车床上加工外圆、端平面、螺纹、内孔,也可用于切槽和切断等。车刀在结构上可分为整体车刀、焊接装配式车刀和机械夹固刀片的车刀。机械夹固刀片的车刀又可分为机床车刀和可转位车刀。机械夹固车刀的切削性能稳定,工人不必磨刀,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多。

2孔加工刀具

孔加工刀具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从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刀具,常用的有麻花钻、中心钻和深孔钻等;

另一类是对工件上已有孔进行再加工的刀具,常用的有扩孔钻、铰刀及镗刀等。

3铣刀

铣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刃回转刀具,其种类很多。按用途分有:

1)加工平面用的,如圆柱平面铣刀、端铣刀等;

2)加工沟槽用的,如立铣刀、T形刀和角度铣刀等;

3)加工成形表面用的,如凸半圆和凹半圆铣刀和加工其它复杂成形表面用的铣刀。铣削的生产率一般较高,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较大。

4拉刀

拉刀是一种加工精度和切削效率都比较高的多齿刀具,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生产中,可加工各种内、外表面。拉刀按所加工工件表面的不同,可分为各种内拉刀和外拉刀两类。使用拉刀加工时,除了要根据工件材料选择刀齿的前角、后角,根据工件加工表面的尺寸(如圆孔直径)确定拉刀尺寸外,还需要确定两个参数:

(1)齿升角af[即前后两刀齿(或齿组)的半径或高度之差];

(2)齿距p[即相邻两刀齿之间的轴向距离]。

5螺纹刀具

螺纹可用切削法和滚压法进行加工。

6齿轮刀具

齿轮刀具是用于加工齿轮齿形的刀具。按刀具的工作原理,齿轮分为成形齿轮刀具和展成齿轮刀具。常用的成形齿轮刀具有盘形齿轮铣刀和指形齿轮刀具等。常用的展成齿轮刀具有插齿刀、齿轮滚刀和剃齿刀等。选用齿轮滚刀和插齿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刀具基本参数(模数、齿形角、齿顶高系数等)应与被加工齿轮相同。

(2)刀具精度等级应与被加工齿轮要求的精度等级相当。

(3)刀具旋向应尽可能与被加工齿轮的旋向相同。滚切直齿轮时,一般用左旋齿刀。

7自动线与数控机床刀具

这类刀具的切削部分总的来说与一般刀具没有多大区别不同情况,只是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和自动线加工的特点,对它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控刀具已形成三大系统:车削刀具系统,钻削刀具系统和镗铣刀具系统。

(三)常用刀具种类和应用

1.车刀

1

一般使用之车刀尖型式有下列几种:

(1)粗车刀:主要是用来切削大量且多余部份使工作物直径接近需要的尺寸。粗车时表面光度不重要,因此车刀尖可研磨成尖锐的刀峰,但是刀峰通常要有微小的圆度以避免断裂。

(2)精车刀:此刀刃可用油石砺光,以便车出非常圆滑的表面光度,一般来说精车刀之圆鼻比粗车刀大。

(3)圆鼻车刀:可适用许多不同型式的工作是属于常用车刀,磨平顶面时可左右车削也可用来车削黄铜。此车刀也可在肩角上形成圆弧面,也可当精车刀来使用。

(4)切断车刀:只用端部切削工作物,此车刀可用来切断材料及车度沟槽。

(5)螺丝车刀(牙刀):用于车削螺杆或螺帽,依螺纹的形式分60度,或55度V型牙刀,29度梯形牙刀、方形牙刀。

(6)搪孔车刀:用以车削钻过或铸出的孔。达至光制尺寸或真直孔面为目的。

(7)侧面车刀或侧车刀:用来车削工作物端面,右侧车刀通常用在精车轴的未端,左侧车则用来精车肩部的左侧面。

2

因工件之加工方式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刀刃外形,一般可区分为:

(1)右手车刀:由右向左,车削工件外径。

(2)左手车刀:由左向右,车削工件外径。

(3)圆鼻车刀:刀刃为圆弧形,可以左右方向车削,适合圆角或曲面之车削。

(4)右侧车刀:车削右侧端面。

(5)左侧车刀:车削左侧端面。

(6)切断刀:用于切断或切槽。

(7)内孔车刀:用于车削内孔。

(8)外螺纹车刀:用于车削外螺纹。

(9)内螺纹车刀:用于车削内螺纹。

2.孔加工刀具




车刀的刃磨与装夹

车刀装置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尺度精度和外表粗糙度,假如我们不留意车刀的正确装置,就会降低切削效果,乃至损坏刀具和工件。

1.车刀装夹的基本要求

  (1)车刀不能伸出刀架太长,在满意车削的状况下,尽可能伸出短些。因为车刀伸出过常,刀杆刚性相对削弱,简单发生振荡,使车出的工件外表光洁度差。一般车刀伸出的长度不超越刀杆厚度的2倍。切槽刀车刀伸出的长度比槽深多2~3mm。 堵截刀车刀伸出的长度比工件壁厚多2~3mm。  

 (2)车刀刀尖应对准工件的中心。车刀装置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车刀视点的变化而影响正常切削。

  (3)车刀刀杆应与车床主轴轴线垂直 。

  (4)装车刀用的垫片要平整,尽可能地用厚垫片以削减片数,一般只用2~3片。如垫刀片的片数太多或不平整,会使车刀发生振荡,影响切削。各垫片应垫在在刀杆正下方,前端与刀座边际齐。

  (5)装上车刀后,要紧固刀架螺钉,一般要紧固两个螺钉。紧固时,应运用专用扳手轮换逐一拧紧。不必加力杆,避免使螺钉受力过大而损害。

  为进步车削作业效率,刃磨车刀时充分考虑刀具各刃的综合应用,车刀装置在刀架上,在不滚动或少滚动刀架的状况下完结尽量多的作业。下面介绍几种批量生产时车刀的装夹方法。

2. 车刀的装夹方法

  (1)如图1所示,工件需求车外圆、车端面、倒角,假如只用一把车刀需求滚动刀架。

  若把车刀前面磨成如图2所示,在不滚动刀架的状况下就能够完结车外圆、车端面、倒角作业。

  (2)如图3所示,工件需钻孔、孔口倒角。一般状况下需求麻花钻、外圆车刀、孔口倒角用车刀、450偏刀(或将外圆车刀偏转车端面)

  若将车刀前面磨成如图4,车端面时,从工件外圆车至工件中心,在工件中心处纵向移动2.7mm,然后中滑板退刀进行孔口倒角至要求,然后削减刀具装夹,削减作业程序,进步效率。

  (3)如图5所示,轴上切槽、槽的两端倒角。一般状况下需求切槽刀,而且需求偏转刀架倒角,而左端的倒角很简单碰到卡盘,极不安全。若将切槽刀左右刃别离刃磨来契合倒角要求(如图6的车刀前面图),不需求偏转刀架即可完结切槽、倒角的作业。

  (4)如图7所示,工件需求车外圆、车端面、切槽、倒角、倒圆。将车刀前面刃磨成如图8所示,不滚动刀架的状况下一次完结一切操作。AD刃车外圆,AB刃起修光效果。AB刃切端面挨近中心时DE刃倒圆。AB刃切槽时,BC刃倒角。

  (5)如图9所示,对管材孔口倒角和端面倒角。可将车刀前面刃磨成如图10所示。车刀装在刀架上,调理固定好中滑板方位。经过小滑板调理轴向倒角的巨细。能够只动小滑板完结孔口倒角和端面倒角。

  (6)如图11所示的导管。

  按照如图12所示下料。备料时两切槽刀装夹于刀架上。右端切槽刀用于切端面、***。左端切槽刀用于堵截。两刀刃切削距离28mm,然后确保中滑板进刀一次完结下料作业。

  (7)在普车上下料:将锯片式铣刀装在刀杆上,装夹于自定心卡盘上。如图13所示,将夹具装夹于刀架上,上孔穿工件并用内六角螺母锁紧,下孔穿限位资料并用内六角螺母锁紧(以便快速确定资料尺度)。中滑板进刀即可完结下料作业,然后将车床改为简易铣床用。

3.刃磨留意事项

  批量生产机遇夹车刀不一定满意车削要求,一般要根据图样要求自己刃磨车刀,刃磨时应留意以下几方面:

  (1)砂轮的挑选:氧化铝砂轮(白色)适用于刃磨高速钢车刀和硬质合金车刀的刀杆部分。(绿色)碳化硅砂轮适用于刃磨硬质合金车刀刀头。粗磨时挑选较粗的磨粒能够进步生产率。精磨时挑选较细的磨粒能够减小外表粗糙度。

  (2)砂轮的修整:刃磨前用砂轮刀、砂条或金刚笔对砂轮外表进行修整,在修整时稍加压力并来回移动。

  (3)车刀高低有必要控制在砂轮水平中心。刀尖上翘约3°~8°,车刀触摸砂轮应作左右方向水平移动。当车刀脱离砂轮时,刀尖需向上抬起,以防磨好的刀刃被砂轮碰伤。磨主后边时,刀杆尾部向左偏过一个主偏角的视点,磨副后角时,刀杆尾部向右偏过一个副偏角的视点。修磨刀尖圆弧时,通常以左手握车刀前端为支点,用右手滚动车刀尾部。

  (4)刃磨车刀时,双手握车刀,轻靠砂轮旋转外表,并作水平方向的左右缓慢移动,避免砂轮外表呈现凹坑,直至刃磨视点完结。

  (5)刃磨硬质合金车刀时,不可把刀头部分放入水中冷却,以防刀片突然冷却而碎裂。 刃磨高速钢车刀有必要随时沾水冷却,以防退火。

  (6)粗磨:磨主后边,一起磨出主偏角及主后角;磨副后边, 一起磨出副偏角及副后角;磨前面,一起磨出前角及刃倾角。

  (7)精磨:修磨前面、修磨主后边和副后边、修磨刀尖圆弧。

  (8)研磨:经过刃磨的车刀,其切削刃有时不行平滑,这时用油石加少量机油对切削刃进行研磨,能够进步刀具耐用度和工件外表的加工质量。研磨时将油石与刀面贴平,然后将油石沿刀面上下或左右移动。研磨时要求动作平稳,用力均匀,不能***刃磨好的刃口。

  (9)经过目测法、样板法、视点测量仪查看刀具是否契合要求,也能够进行试车查看。批量生产时将车刀刃磨成契合图样车削要求,在不滚动刀架或少滚动刀架的状况下完结尽量多的作业能蕞大极限的进步加工效率。但对操作者要求较高,需求在作业中不断加以总结进步。


刀具是现代切削加工中极其关键的根底部件,其功能直接影响加工功率和已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即使对刀具刃口进行细心的磨削,刀具刃区的描摹依然会存在细微缺点,然后降低刀具的寿数和加工质量。刀具刃口钝化能够延常刀具使用寿数50%-400%。因此,近年来刀具钝化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学者关于刀具刃口钝化展开了大量的研讨。Tugrul ozel选用切削软件进行方真,研讨了钝化后的PCBN刀具切削铝合金时的应力和切削力等的改变规则;P.I.Varela等研讨了不同的刃口形状对切削后的剩余应力及已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的影响,验证了刀具刃口钝化能够有用提高加工表面质量;贾秀杰等选用切削实验探究了钝化后的刀具在不同的切削参数下切削工件时,产生的切削力和被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随切削参数改变而改变的规则;朱晓雯选用了7种不同的钝化工艺对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钝化处理,其间包含立式旋转钝化法,并经过实验探究了不同钝化方式对硬质合金刀具寿数的影响。

刀具钝化刃口尺度归于微米级,通常选用钝圆半径表征刃口概括。实际上,刀具钝化的刃口概括并非规则的圆弧,仅仅选用钝圆半径不足以表征实际的钝化概括。B.Denkena等提出了任何切削刃的非对称问题K-factor方法,选用从极点刀尖1和刀尖2的比率Sa/Sγ即K因子来表示,边缘的扁平度经过参数△γ和φ的比值来表示,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且可视化;C. F. Wyen等提出刀具刃口钝化形状的非对称性问题,以一个圆的形式描绘刃口钝化形状,选用Da和Dγ的比率来测量垂直极点与两边的距离,选用R2≤0.9判定系数验证。

目前通常选用K因子表示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当K=1时,刀具钝化刃口为对称刃口,即为钝圆半径。当K≠1时,刀具钝化刃口为非对称刃口。国内外关于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机制的研讨十分少C.E.H.Ventura等选用研磨法对CBN刀具进行钝化,经过实验验证了不同的K因子对刀具刃口磨损的影响程度不同,选择合适的K值以减少磨损;E.Bassett等选用磨料刷法对刀具进行钝化,研讨了不同K因子的非对称刃口对涂层WC-Co刀具切削AISI1045的磨损和热力散布的影响规则,经过实验验证了Sα值影响刀具寿数,主要是后刀面磨损。因此,对刀具非对称刃口钝化的研讨是必要的。

本文选用刀具刃口钝化进行正交实验研讨,对硬质合金刀具进行立式旋转钝化,经过对实验成果进行数学回归分析,研讨了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随不同钝化参数的改变规则,为实现刀具钝化刃口优化供给依据。

1 刀具刃口钝化实验

如图1所示,在立式旋转钝化机上进行刀具钝化处理。刀具装夹在刀盘上,刀盘固定在主轴上,由碳化硅、棕刚玉以及核桃粉按照必定配比组合成的分散固体磨粒装在磨粒桶中。成组刀具在磨粒中实现公转及自转,单个刀具实现公转及自转,达到钝化的意图。

刀具选用标准号为ZX040的硬质合金立铣刀。刀具前角14°,后角15°,刃长25mm,直径10mm,柄长75mm。

选用Alicona光学三维刀具测量仪对钝化后的刀具非对称刃口进行检测(见图2)。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检测成果如图3所示。

依据钝化速度、钝化时刻、磨粒配比和磨粒粒度规划正交实验。其间,磨粒由棕刚玉和碳化硅组成,磨粒配比为碳化硅与棕刚玉的比值。刀具钝化正交实验成果见表1。

图1 刀具刃口钝化机 图2 光学三维刀具测量仪

图3 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检测成果

表1 刀具钝化正交实验

实验成果表明,不同的钝化参数对刀具非对称刃口的影响程度不同。钝化时刻对刀具非对称刃口K因子的影响蕞大,磨粒配比与主轴转速次之,磨粒粒度对刀具非对称刃口K因子的影响蕞小。

2 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模型的树立

选用数学回归法树立刀具非对称刃口K因子的猜测模型,把刀具钝化4个钝化参数作为自变量,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为因变量。依据正交实验成果进行数学回归,获得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的猜测模型。

Y=1.352-0.00003651A-0.024B 0.000007221AD 0.004BD-0.002CD (1)

式中,Y为因子;A为主轴转速(mm/min);B为钝化时刻(min);C为磨粒粒度(目数);D为磨粒配比。

为查验数学回归法构造的的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模型能否较好地体现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选用F查验法进行显著性查验,K因子模型的F法查验,成果见表2。

查F散布表,当α=0.05 时,F=(4,4)=6.39,因为F比16.591gt;6.39,从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模型的F查验法的查验成果可知,该猜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与主轴转速、钝化时刻、磨粒粒度和磨粒配比之间的关系。

表2 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模型的方差分析表

小结

选用立式旋转钝化法进行刀具刃口钝化实验,经过正交实验研讨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随钝化参数的改变规则,对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的影响蕞大的是钝化时刻,其次是磨粒配比与主轴转速,磨粒粒度对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的影响蕞小。选用数学回归方法树立了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K因子的猜测模型,选用方差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商户名称:常州昂迈工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