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立方”中微子探测器包括80串探测器模块,预计2012年1月完全建成。一旦这台探测器完全投入运行,它可能在未来10年内记录下百万次以上的 深空高能中微子事件。这将给我们提供一个巨大的 数据库,用于分析一些剧烈的 太空事件,我们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 认识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常常通过天文观测来了解宇宙的 奥秘。太空中的 天体会辐射出多种波长的 电磁波。这些电磁波携带着各种不同的 信息,向我们揭示宇宙的 奥秘。为什么不论初始条件如何,天文学家都会观测到相同的恒星质量分布(初始质量函数)。除了电磁波外,天体还会发射一些实物粒子。
百年老台,近代天文入华来
明朝中后期,正是西方科学传统复兴、近代科学革命风起云涌的 时代。哥白尼“日心说”的 产生,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 思想基础;而伽利略次将望远镜指向天空,并得到的 惊人发现,则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 实测传统。中国作为一个悠悠文明古国,有史以来就有观天测象的 传统,在世界天文发展史曾做出过独特的 贡献。但从明朝开始,随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的 飞跃发展,中国传统的 天学方法相对来说开始落后了。然而,当研究人员把第1串检测器往下放到冰中以后,它们完全没有起作用。
多亏了天文工作者的 精心爱护,与之配套的 圆顶、座椅、附属设备等,至今还保持着原来的 面貌,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发展的 一个见证。
早在1874年,徐家汇天文台的 建成初期就已经展开了地磁工作,后因上海徐家汇地区修建有轨电车产生了一定的 电磁干扰,1908年,法国传教士在江苏昆山市境内一个叫陆家浜的 地方建成菉葭浜天文台,专门从事地磁观测,这也是法国传教士大天文台系 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1931年,该台移往佘山,建立新的 地磁观测台,后来成为上海局的 佘山地磁观测站。天窗活动配置蜗轮减速机,低噪音三相异步,双链条平衡传动,电动控制开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