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预上底钢结构 在车间经过自动喷砂处理并在装配前预上底漆的钢结构,在施以后的保护性油漆系统前,通常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喷砂处理的清洁程度必须规定一个通用标准,有标准图片参考,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规定并控制表面粗糙度。所有损伤区域,会继续生锈,这些区域必须被重新喷砂处理,或用手工方法彻底清洁至可接受的标准。在施以油漆体系前,通常需要重新喷砂处理,这需要在所有可能的场合做具体的规定。这种处理方法也通常用于焊接及焊接前无法上底漆的钢结构连接部分。
极限值判断规则
完工零件表面按检验规范测得轮廓参数值后, 需与图样上给定的极限比较, 以判定其是否合格。极限值判断规则有两种:
1 16%规则: 运用本规则时, 当被检表面测得的全部参数值中, 超过极限值的个数不多于总个数 16%时, 该表面是合格的。
超过极限值有两种含义: 当给定上限值时, 超过是指大于给定值; 当给定下限值时, 超过是指小于给定值。
2 大的规则: 运用本规则时, 被检的整个表面上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应超过给定的极限值。
16%规则是所有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默认规则。即图样上不注写其它符号时,均默认为应用 16%规则( 例如 Ra0.8) 。即当参数代号后标注写“max”字样时, 则应用大的规则( 例如 Ramax0.8)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a 上限或下限符号U或L
b 滤波器类型“x”。标准滤波器是高斯滤波器(GB/T 18777)。a既没有定义默认值也没有其他的细节,尤其是——无默认评定长度。以前的标准滤波器是2RC滤波器。将来也可能对其他的滤波器进行标准化。在转换期间,在图样上标注滤波器类型对某些公司比较方便。滤波器类型可以标注为“高斯滤波器”或“2RC"。滤波器名称并没有标准化,但这里所建议的标注名称是明确的,无争议的。
c 传输带标注为短波或长波滤波器。
d 轮廓(R、W或P)。
e 特征/参数。
f 评定长度包含若干取样长度,当使用图形参数时,评定长度标注在表面结构参数代号前两个斜线之间。
g 极限判断规则(“16%规则”或“较大化规则”)。
h 以微米为单位的极限值。
i 加工工艺类型。
j 表面结构纹理。
k 加工工艺。
喷砂加工纹粉末层间脱层原因有哪些
1、假如聚酯树脂含量低(填料量过大),有用成膜物质少,固化过程中会形成涂层交联不完整,固化后涂层会发脆,碰到外力涂层就会零落。
2、聚酯树脂由缩聚反应逐渐聚合而成。严格管制缩聚工艺(管制升温速度和缩聚反应晚期的真空度)可获得分子量呈正态分散的品质好的产物。
3、适量的增加量对附着力不会发生较大的影响,但假如运用大量,则会减小砂纹涂层的表面张力。
4、由于混入的这些库存粉或收回粉很可能已发生预交联反应而已始末期,使得喷涂的砂纹粉中不同原料的比例依然偏离了正常新粉配方,二者夹杂运用时,会使涂层的润湿***变差,涂料不能渗到底层砂纹涂层的孔隙中。
5、固化温度低或时光短,要紧影响聚酯树脂与固化剂(TGIC或HAA)之间的交联反应,固化后涂层柔韧性差且附着力变差。
6、当涂料在比原定温度高得多的温度下固化或烘烤时光拉长时附着力变差。主要是在这两种状况下,部分涂料发生碳化,要紧影响涂料分子之间的交联。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