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轧制的特殊性在双张箔的生产中,铝箔的轧制分粗轧、中轧、精轧三个过程,从工艺的角度看,可以大体从轧制出口厚度上进行划分,一般的分法是出口厚度大于或等于0.05mm为粗轧,出口厚度在0.013~0.05之间为中轧,出口厚度小于0.013mm的单张成品和双合轧制的成品为精轧。粗轧与铝板带的轧制特点相似,厚度的控制主要依靠轧制力和后张力,粗轧加工率厚度很小,其轧制特点已完全不同于铝板带材的轧制,具有铝箔轧制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铝板带轧制。要使铝板带变薄主要依靠轧制力,因此板厚自动控制方式是以恒辊缝为AGC主体的控制方式,即使轧制力变化,随时调整辊缝使辊缝保持一定值也能获得厚度一致的板带材。
一般认为,主要与含气量、夹杂、化合物及成分偏析有关。采取有效的铝液净化、过滤、晶粒细化均有助于减少。当然采用合金化等手段改善材料的硬化特性也有助于减少。的热轧材轧制的6μm铝箔可在100个/㎡以下。铸轧材当净化较好时,6μm铝箔在200个/㎡以下。在铝箔轧制过程中,其他造成的因素也很多,甚至是灾难性的,每平方米数以千计的并不稀奇。轧制油的有效过滤,轧辊短期更换及防尘措施均是减少铝箔所必备的条件,而采用大轧制力,小张力轧制也会对减少有所帮助。
(3)起皱。由于板形严重不良,在铝箔卷取或展开时会形成皱折,其本质为张力不足以使箔面拉平。对于张力维20MPa的装置,箔面的板形不得大于30I,当大于30I时,必然起皱。由于轧制时铝箔往往承受比后续加工更大的张力,一些在轧制时仅仅表现为板形不良,包括轧辊磨削不正确,辊型不对,来料板形不良及调整板形不正确。
(7)水斑。水斑是指在轧制前有水滴在箔面上,轧制后形成的白迹,较轻微时会影响箔面表面状况,严重时会引起断带。水斑是由于油中有水珠或轧机内有水珠掉在箔面上形成的,控制油内水分和水源是避免水斑的惟一措施。(8)振痕。振痕是指铝箔表面周期性的横波。产生振痕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轧辊磨削时形成的,周期在10~20mm左右;另一种是轧制时由于油膜不连续形成振动,常产生在一个速度区间,周期为5~10mm。产生振痕的根本原因是油膜强度不足,通常可以采用改善润滑状态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