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碳纳米技术的研究相当活跃,多种多样的纳米碳结晶、针状、棒状、桶状等层出不穷。2000年德国和美国科学家还制备出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空心笼状分子。根据理论推算,包含20个碳原子仅是由正五边形构成的,C60分子是富勒烯式结构分子中的一种,考虑到原于间结合的角度、力度等问题,人们一直认为这类分子很不稳定,铜箔麦拉电阻,难以存在。德、美科学家制出了C60笼状分子为材料学领域解决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碳纳米材料中纳米碳纤维、纳米碳管等新型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
锂离子电池是在锂电池基础上开发出的高能电
池。锂离子电池的雏形为锂电池,以作负极,
由于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与锂反应,在其表面形成锂
枝晶,刺穿电池隔膜,承德铜箔麦拉,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
全和循环性能'”,不能反复使用。由于锂在碳材料中
的嵌入反应电位接近锂的电位,且不容易与
反应,有很好的嵌脱锂性能,故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广
泛采用碳材料。1990年日本Nagoura等研制成以石
油焦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同年,两大电
池公司推出以碳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1991年日本
公司研发成功用聚树脂热解碳作负极的锂
离子电池°,从此开创了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新时期。
常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组成为石墨 导电剂
粘结剂 集流体。石墨等负极材料需涂敷于导电集
2锂离子电池用铜箔的性能要求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
成。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嵌锂化
合物释放出锂离子,铜箔麦拉带生产,通过隔膜后嵌入六方片层结构的
石墨负极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石墨中析
出,重新和正极的嵌锂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
生了电流。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充放电过程化学反
应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商业化应用中需要
考虑很多问题。例如,正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充放电
电位、活性、脱插锂的结构稳定性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
能等,铜箔麦拉胶带,以及电解液的稳定性、导电性和环境适应性等。
除上述因素外,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必须足够小,只有这
样才能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