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我国铜进出口量双双下降(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进出口325.7万吨,比2007年(下同)下降4.3%。其中,进口263.7万吨,由2007年的大幅增长34.8%逆转为下降5.1%;出口62万吨,下降0.8%;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锂电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我国铜箔市场正处于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当中,供不应求的状态正在持续发酵。全年净进口量为201.7万吨,下降6.4%。
一、2008年我国铜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进、出口平均价格高位回落,12月均降至近年低点。2008年,我国铜进出口价格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进、出口平均价格均一路攀升,分别在7月和8月创下8400美元/吨和8599美元/吨的历史高值。9月份以后,又双双出现高位回落,12月当月均下跌至近年低点,分别仅为4336美元/吨和6530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40.5%和17%。借着这一波利好行情,下面来讲一下,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的铜箔生产企业。
铜管近期及未来发展状况
而随着铜管加工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产能利用率的逐步下滑,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等产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 “后期如果消费结构和需求环节再出现问题,铜管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也将导致企业的运营资金出现问题。”
但去年以来,随着欧美等发达***经济的低迷以及国内经济走势的放缓,下游铜管加工材的需求也出现了放缓。
近年来,中国铜管遭受到了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多国反倾销的制裁,出口量出现了持续下降。加上欧美市场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数据欠佳等影响需求下降,我国铜加工材出口及进料加工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此外,中东地区的政局动荡和伊朗局势的进一步紧张也影响了国内与中东地区***的正常贸易。国际铜材市场的进一步萎缩,使得我国铜管生产企业转向主要开发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残酷。而国内方面,随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和购置税减半等拉动内需政策的结束,铜加工材消费量增速也在放缓。此外,中东地区的政局动荡和伊朗局势的进一步紧张也影响了国内与中东地区***的正常贸易。
1.高温高延伸性铜箔(THE铜箔)
主要用于多层印制板上,由于多层印制板在压合时的热量会使铜箔发生再结晶现象,需要在高温(180℃)时也能有和常温时一样的高延伸率,就需要高温延伸性铜箔,以保证印制板制作过程中不出现裂环现象等。
2.高延伸性铜箔(HD)
主要用于挠性线路板上,要求具有很高的耐折性,因而要求它必须具有很高的致密度,并进行必要的热处理过程。
3.耐转移铜箔
主要用于绝缘要求比较高的印制线路板上,如果铜箔被制成线路板后,发生铜离子转移,则对基板的绝缘可靠性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铜箔表面进行特殊的处理(如镀镍等),以***铜的进一步离子化及进一步转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