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与钢铁市场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船舶、家电等行业正处于加剧变革的调整期,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在房地产行业,社会对“健康住宅”的呼唤是一浪高过一浪,从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自如租房甲醛超标事件就可一窥究竟;在船舶行业,受船舶大型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趋势的影响,船舶用钢占比正逐步增加;在家电行业,市场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洗牌”阶段,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在下游用户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作为这些行业的上游——钢铁行业将何去何从?“钢需”究竟怎么变?
“健康建筑”理念影响房地产业用钢需求
2019年1月~5月份,房企销售业绩稳步增长,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两极趋势加剧。从销售额来看,房企销售额前100名均值达407.1亿元,规模破百亿的房企增加至95家。同时,从2018年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2018年,4强、10强、20强、50强、100强房企的市场集中度都有所上升。其中,前4强房企的市场集中度从2013年的6.93%上升到2018年的14.17%。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趋势还会延续下去。
二是钢材价格震荡对焦炭市场的影响需要关注。进入6月份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持续震荡,价格继续下跌。进入淡季的钢材市场呈现疲软态势,价格下跌,一路走低,钢厂效益受到很大影响,有的钢厂甚至亏损,有的亏损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钢厂打压焦炭采购价格的力度较大。上周,多数钢厂下调焦炭采购价格100元/吨左右,钢厂对焦炭等钢铁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打压力度在短期内不会减小,焦炭市场压力依旧较大。
三是焦炭市场需求的变化因素需关注。当前,影响焦炭市场终端有效需求的因素不少。例如,环保政策进一步加严,生态环境部对未完成2018-2019秋冬季攻坚目标的河北省保定市和廊坊市进行了公开约谈,部分钢铁企业受环保限产的影响产能释放受到***。此外,部分钢厂面临亏损,有检修减产的意愿。这些因素将对后期的焦炭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引起厂家和商家的关注。
四是焦炭市场供给的变化因素需要关注。经过前期的三轮涨价之后,焦化企业的盈利状况好转,生产积极性较高,焦化厂开工率处于高位,基本维持在80%以上,焦炭产量居高不下。不过,进入6月份以来,钢铁企业下调焦炭采购价格,焦化企业的盈利大幅缩水,再加上焦炭市场交易清淡、需求不足、库存增加,影响焦化企业的生产。此外,受环保整治的影响,焦炭产能释放受到制约。在这些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后期,焦炭市场供给将出现变化,有望缓解供需矛盾,稳定焦炭市场价格。
库存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缓冲,钢材短期供需之间的差值会表现为钢材库存的变化。2019年初,由于春节早、短流程钢厂利润差等原因,今年初库存低于2018年同期,因此,春节后的钢材走势也强于2018年同期。但是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钢材社会库存已经高于2018年同期,而截止到2019年6月14日,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主要钢材品种的社会库存达到1122万吨,环比增加了2.83%,同比则增加了12.36%。从钢材的短期供需来看,钢材的短期供需都已经明显走弱。
从长期的需求来看,钢材需求的忧虑也显示在数据上。
首先,在房地产方面。房地产是我国传统经济的代表,是钢材的用钢大户。2018年1月~5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10.8%,但2019年1月~5月份累计同比增速则回落至10.5%。从单月数据来看,今年5月份新开工数据从前期的15%以上大幅回落至4%,预计6月份单月数据可能转为负增长。房地产的增速回落,会使得用钢量在长期得不到支撑。
其次,在基建方面。按的数据来看,5月份,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同比增速为4%,增速下滑0.4%,单月增速下降更快。迫使***不得不出台一些政策去稳基建,包括地方***专项债可以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等。但受地方******透明化、项目终身追责制等方面的制约,基建即使有所回暖,增速可能也只能和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持平或略低。
再次,在消费品方面。汽车是钢材消费品中的用钢大户。由于补贴政策的退出,前期透支的汽车消费在今年大幅回落,5月份汽车产量为185.1万辆,同比下降21.5%,销售191.3万辆,同比下滑16.4%。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