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末钢材价格指数为4110元/吨,同比下跌3.29%,为3月份以来市场价格同比再度转负,显示供需关系再度走弱,这也是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去年四季度见顶后持续走弱的结果,其中新产能的投放成为核心压制因素。库存方面,二季度末社会库存总量为1122万吨,低于去年同期939万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9.44%,市场库存开始出现增长,供需关系走弱。
粗钢产量和钢厂库存规模均处于高位区间。从***企业日均粗钢产量口径来看,二季度日均粗钢均值超200万吨以上,高于上年同期的194.71万吨的均值,也高于上季度的188.00万吨的均值,粗钢产量创出新高。而截至5月中旬的钢厂库存总规模为1268万吨,略低于去年同期1391万吨,显示出市场供需走弱压力可控。
行业环保政策调整,高炉开工率提升,钢厂盈利面走弱。生产方面,二季度高炉开工率均值为69.85%,高于上年同期的69.5%,也高于上半年均值66.79%的水平;盈利方面,二季度钢厂盈利面均值为81.03%,低于上年同期的84.66%,显示行业盈利有一定走弱。
距离800元/吨关口仅一步之遥,但铁矿石的价格或将止步于此。
日前,铁矿石再度迎来一轮强劲走势,主力合约1909在利多因素下,高歌猛进向800元/吨迈进,不过,6月18日盘中期价有所回落,报收于769元/吨,下跌0.5点,跌幅为0.06%;此前该合约曾创出797.5元/吨的阶段性高点。事实上,这也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主力合约自点438.5元/吨反弹后,一路上涨至797.5元/吨,7个月涨幅为81.87%。
分析人士指出,供需基本面的失衡是此轮铁矿石期价走高的主因。不过,自6月份以来的情况看,淡水河谷部分项目关停是临时性的,未来会有部分项目;考虑到100美元/吨以上的矿价如果能长期维持,对国产矿山和国际众多矿山都具备了盈利条件,复产动力较强,也会在一定程度弥补主流矿山带来的供给减量。在市场恐高情绪影响下,6月份铁矿石价格或面临回调可能,盘面需要警惕连日上涨后的风险。
市场演变的主要逻辑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大的经济环境和基本面已经决定了钢材市场销售情况将持续平稳运行。
自去年底开始,宏观经济利好政策一轮接着一轮。目前,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情况下,经济依然是稳定的,进出口态势是良好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除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外,其它数据包括社融指标基本平稳,这表明当前经济具有稳定性。尤其是基建***和房地产***对“钢需”拉动较大,预计第二季度延续的“供需两旺”局面不会很快消退。
即使目前受***进入高温天气、南方地区多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钢材需求呈阶段性回落,但也不会影响今年钢材市场运行的整体趋势。
在今年前4个月粗钢增产3000万吨的情况下,钢材社会库存从3月份的近1700万吨高位下降至6月初的981万吨水平。这一增一降足以体现当前钢材市场的活跃程度。
阶段性回调仍有必要
从今年春节到5月中下旬,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建筑钢材价格涨幅为500元/吨~600元/吨不等。笔者认为,目前的整体形势是钢材需求出现阶段性回落、钢材去库存化接近尾声,库存正由下降阶段转变为累积阶段,所以6月份出现回调实属必然。
从去年12月份至今的半年时间里,钢材价格走势基本平稳,并未出现迅速拉升。笔者由此可以预测,钢价出现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