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发酵罐具有灵活的配置选择
不锈钢发酵罐可配置不同性能的控制器。控制器能完成***基本的功能,参数输入及显示装置,用以输入控制发酵条件的各种参数及显示发酵过程中罐内培养液的温度,溶氧的测定数值。
不锈钢发酵罐电极校正装置用以校正pH电极和DO电极等,酸、碱泵用以向发酵罐加入酸液或碱液以调节培养液中的pH,消泡剂加入泵用以向发酵罐加入消泡剂,以消除发酵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泡沫。不锈钢发酵罐报警i灯及蜂音器按钮,当发酵过程中,电路上发生故障,如显示屏上显示温度或DO为闪动,即超出本机的测定值,则报警红灯亮并发出“嘀、嘀……”声。
清洗不锈钢发酵罐时,请用软毛刷进行刷洗,不要用硬器刮擦,以免损伤发酵罐表面配套仪表应每年校验一次,以确保正常使用,电器、仪表、传感器等电气设备严禁直接与水、汽接触,防止受潮。不锈钢发酵罐停止使用时,应及时清洗干净,排尽发酵罐及各管道中的余水;松开发酵罐罐盖及手孔螺丝,防止密封圈产生永i久变形,操作平台、恒温水箱等碳钢设备应定期(一年一次)刷油漆,不锈钢发酵罐供应商,防止锈蚀。
如果不锈钢发酵罐暂时不用,则需对发酵罐进行空消,并排尽罐内及各管道内的余水,在空消及实消时,一定要排尽发酵罐夹套内的余水,否则可能会导致不锈钢发酵罐内筒体压扁,造成设备损坏;在实消时,还会造成冷凝水过多导致培养液被稀释,从而无法达到工艺要求。不锈钢发酵罐在空消、实消结束后冷却过程中,严禁发酵罐内产生负压,以免造成污染,甚至损坏设备,在各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管道中的压力大于发酵罐的罐压,否则会引起发酵罐中的液体倒流进入过滤器中,堵塞过滤器滤芯或使过滤器失效。
不锈钢发酵罐自动或人工控制按钮用以决定本控制器是处在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状态,电极连接导线:连接导线,分别与pH、和温度电极连接安装好电极,灭菌前检查各接口,各管线外观是否正常,出蒸汽管是否牢固。各阀门应由两人检查是否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不锈钢发酵罐灭菌时至少要求两人在场,一人负责操作各种阀门,另一人负责观察报告各项参数,确认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后,打开蒸汽发生器进水阀,启动蒸气发生器,不锈钢发酵罐就选贝朗生工,蒸气发生器开始自动进水,此时应打开蒸气发生器下部的排水阀,尽量放去水锈后关闭排水阀。
发酵罐气体分布器的使用
发酵罐根据发酵过程中耗氧量大小判断是否采用气体分布器,如果发酵过程耗氧较低,甚至紧靠气泡翻动就可以保持一定溶氧时,可通过空气分布器来减小进入培养液中气泡的直径,不锈钢发酵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溶氧量,达到节能和满足供氧需求的目的。而发酵过程中耗氧较大时,气液接触表面的增加更需要通过强制剪切破碎来实现。空气气泡的破损主要依靠搅拌器的剪切破碎作用,因此,多孔分布器对氧的传递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相反还造成不必要的阻力损失,而且物料易堵塞小孔,引发灭菌不完全而增加染菌机会。
气体分布器是将大股的圆柱空气流分成很多细股的空气流,在下层搅拌器正下方喷出,被下层圆弧涡轮浆搅拌破损成更小气泡和培养基充分混合而设计的。开孔直径随单台罐体积的增大相应增大,一般由φ10mm增大到φ60 mm为宜。故部分厂家不采用气体分布器,而采用管口朝下的单孔管,以避免固体物料在管口聚积。而部分厂家采用环形多孔分布器,其环形圆管中心线圆直径ds=(0.67~0.8)d,环管直径和进罐空气管直径相同。分布器置于罐底底层搅拌器正下方,其环管中心线距罐底距离为 D/8。环管上半圆中心线上均布很多小孔,开孔总面积为进气管圆截面积的1.0~1.2倍。
发酵罐如何彻底灭菌
在培养基灭菌之前,通常应先将与罐相连的分空气过滤器用蒸汽灭菌并用空气吹干。实罐灭菌时,先将输料管路内的污水放掉冲净,然后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泵送至发酵罐(种子罐或料罐)内,同时开动搅拌器进行灭菌。灭菌前先将各排气阀打开,将蒸汽引入夹套或蛇管进行预热,待罐温升至80~90℃,将排气阀逐渐关小。接着将蒸汽从进气口、排料口、取样口直接通入罐中(如有冲视罐也同时进汽),使罐温上升到118~120℃,罐压维持在0.09~0.1Mpa(表压),并保持30min左右。各路进气要畅通,防止短路逆流,罐内液体翻动要激烈;各路排汽也要畅通,但排汽量不宜过大,以节约用气量。
在保温阶段,凡进口在培养基液面以下的各管道及冲视镜管都应进汽;凡开口在液面之上者均应排汽。无论与罐连通的管路如何配制,在实消时均应遵循“不进则出”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灭菌彻底,不留死角。保温结束后,依次关闭各排汽、进汽阀门,待罐内压力低于空气压力后,不锈钢发酵罐就选贝朗,向罐内通入无菌空气,在夹套或蛇管中通冷却水降温,使培养基的温度降到所需的温度,进行下一步的发酵和培养。在引入无菌空气前,应注意罐压必须低于过滤器压力,否则物料将倒流入过滤器内,后果严重!灭菌时,总蒸汽管道压力要求不低于0.3~0.35Mpa,使用压力不低于0.2Mpa。
空罐灭菌(空消)即发酵罐罐体的灭菌。空消时一般维持罐0.15~0.2Mpa,罐温125~130℃,保持30~45min;要求总蒸汽压力不低于0.3~0.35Mpa,使用汽压不低于0.25~0.3MPa。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