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望湖楼农家乐,成立于2005年,坐落于苏州东山尚锦小长湾,比邻太湖,与太湖三山岛隔湖相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环境得天独厚,是一家集吃住游、休闲***、农家风情于一体的理想休闲旅游度假场所。
“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洞庭东山和西山原为湖中两大岛屿,后因无锡蠡园东山与木读间泥沙淤积,滩地扩展,至清代中期,岛与沙洲相接,使东太湖成为太湖的一大湖湾。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期阶段。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i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因此,在全i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以旅助农,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i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
苏州东山望湖楼农家乐,成立于2005年,坐落于苏州东山尚锦小长湾,比邻太湖,与太湖三山岛隔湖相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环境得天独厚,是一家集吃住游、休闲***、农家风情于一体的理想休闲旅游度假场所。“农家乐”发展要以“农”为根。农民要通过自家的良田、果园、庭院、鱼塘、牧场等展示农村风貌、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场景,通过展示吸引旅游者;餐饮接待设施可利用自家的宅地和现有生活设施改建或改善而成,要充分体现农村、农业、农家、农民的乡土气息。但是,农家乐的接待服务并没有跟上其快速发展的步伐,在餐饮经营上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农家乐”已经成为品牌,很多城里人开设的或开设在城里的餐饮服务设施也大打“农家乐”品牌,实际上同真正的“农家乐”相去甚远。
地理位置: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湖州市是唯i一一个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历史i上太湖水域基本属苏州所辖,今三分之二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过去认为太湖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等***,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公尺。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黄浦江为i大洩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馀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