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英达服装技术培训-苏绣学习班
作者:英达服装技术2019/12/21 4:58:03





苏绣十大名家如下:

1,沈寿原名云芝,女,生于苏州城内海红坊。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像》作国礼赠给意大利,《耶稣像》参加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金奖。

2,余觉名兆熊,字冰臣,晚署石湖老人。浙江绍兴人。寓居苏州擅书画,与沈寿结婚后,专心设计绣稿,夫画妻绣,配合默契。与妻沈寿同去日本考察,共创仿1真绣。曾任清廷农工商部绣工科总经理。在苏州创办“福寿夫妇绣品公司”。

3,沈立字鹤一,沈寿胞姊,曾在清廷农工商部绣工精美包装网科、南通女红传习所教习,代表作品有《观音大士像》等。

4,徐志勤,原名俞志勤,俞慧瑛。清末苏州东渚人。作品仿沈南《松鹤中堂》获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优等奖。并综合1运用前人多种针法,绣成贺慈禧大寿的《八仙上寿图》。

5,丁渭琦苏州蠡墅人,1904年与丈夫顾聘儒合办私立“武陵女塾”,苏绣培训,直至1937年停办。她和学生的作品曾在南洋劝业会、江苏省地方物品展览会获奖,1934年曾绣《英国皇后像》。

6,金静芬,沈寿高足,她的刺绣作品曾在南洋劝业会、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金奖。1958年曾任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苏绣学习班,代表作品有《鲁迅像》、《听琴》等。

7,朱凤原名寿臣,字瑞成,女。原籍常熟。代表作品有《敦煌供养人像》、《博古图》、《北海》等。著有《中国刺绣技法研究》、《苏绣》。

8,杨羡九苏州光福人,设计的《松鹤同春图》,曾在美国巴拿马赛会展出。解放前生活贫困,解放后在吴县刺绣生产合作社工作。

9,王松林苏州光福人。自幼去沪学画刺绣图案,遂终身为业。曾参加《苏州刺绣图案》、《日用苏绣图案》的编绘。

10,柳炳元苏州人。自幼去沪学画刺绣图案。后回苏州自设作坊。编绘《苏州刺绣图案》、《苏绣传统图案》、《苏绣图案》等出版


在学习刺绣之前要先学会打线结。当能够打一个很漂亮的线结后,就可以学绣具体的针法了。打线性结时应注意线头不宜留的过长,线尾压在针下,左手往针上绕线,绕两下即可。然后,右手拇指和食指把线套捏紧,左手拔针,把针从线套中轻轻拔出。这样打出的结不易散扣,线结小而秀气。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叫做藏线法,其作用和打线结一样,但没有线疙瘩,布的反面也很平

整。具体做法是:先在图案的起针部位出针,再从紧挨出针部位进针,布的反面留有1厘米的线头,再从布的反面出针并压住线头,这样一边绣一边把反正的线头压完。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也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还是用打线结法起针绣较好。




苏绣的工艺特色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苏绣设计,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苏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时日,陶冶性情,所谓“民间绣”、“闺阁绣”、“宫廷绣”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清代苏绣更是盛况***,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



苏绣-英达服装技术培训-苏绣学习班由苏州市英达服装技术培训学校提供。苏州市英达服装技术培训学校(www.ydfzxx.com)是一家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培训,婚庆主持人培训”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方针,勇于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英达服装技术”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我们坚持“服务为先,用户至上”的原则,使英达服装技术在教育、培训中赢得了众的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别说明:本信息的图片和资料仅供参考,欢迎联系我们索取准确的资料,谢谢!

商户名称:苏州市英达服装技术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