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直井机织公司、车铁及英特莱等机织品公司相继在北京***建成了陶瓷纤维纺织品***生产企业,并批量生产陶瓷纤维布、带、扭绳、套管、方盘根等陶瓷纤维纺织品,纤维织品生产所需的散状纤维棉及工艺装备均已实现了国产化。90年代初,北京、上海、辽宁鞍山、山东、河南三门峡等地先后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引进了陶瓷纤维的喷涂技术和设备;并在冶金、石化部门工业窑炉上应用了陶瓷纤维喷涂炉衬,节省了能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已得到了普遍推广,并在冶金、石化和机械等部门工业炉和加热装置中的应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另一方面,汽车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是***战略新兴产业,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轻量化则是汽车减排降耗的必由之路,聚酯切片溶点,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而在汽车轻量化领域,油瓶级聚酯切片,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能够立下“汗马功劳”。汽车轻量化的里程碑事件是,2015年,宝马i3、i8电动车成功商业化,泗洪聚酯切片,采用全碳纤维车身,重量151公斤,而价格约3.4万欧元,与金属车的价格相当。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所有汽车企业都开展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汽车或零部件研发,也与碳纤维企业紧密合作,如日产本田汽车与东丽、宝马与西格里、福特汽车与陶氏化学、通用汽车与帝人都有合作。
国产汽车碳纤维应用加速
我国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国陶瓷纤维生产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才先后在北京耐火材料厂和上海耐火材料厂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其后10余年主要以“电弧炉熔融、一次风喷吹成纤、湿法手工制毡”的工艺生产陶瓷纤维制品,工艺落后,产品单一。自1984年首钢公司耐火材料厂从美国CE公司引进电阻法甩丝成纤陶瓷纤维***毯生产线后.至1987年,又有河南陕县电器厂、广东高明硅酸铝纤维厂和贵阳耐火材料厂分别从美国BW公司和Ferro公司引进了3条不同规模、不同成纤方法的陶瓷纤维***毯生产线及真空成型技术,从此改变了我国陶瓷纤维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落后和产品单一的面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