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覆膜板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各种新建筑结构体系不断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迅速增加,建筑模板的需要量也急剧增加。由于我国木材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基本建设的需要。
在“以钢代木”方针的推动下,我国改革了模板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木材,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至2000年,***已形成钢模板年生产能力达3250多万m2,钢模板拥有量达6000多万m2,年节约代用木材600多万m3。与此同时,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覆膜板模板,在上海宝钢建设工程及深圳、广州、北京等一些建筑工程中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新型模板在国内许多建设工程中得到应用,也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当时曾大力宣传这种第三代模板,似有***替代组合钢模板之势。由于木材资源十分短缺,且木覆膜板模板的成本较高,施工企业还难以接受,结果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90年代初,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竹材资源,研制成功了竹覆膜板模板。经不断改进,竹胶合板的结构更为合理,胶合性能更好。表面覆膜处理后平整光滑,价格也不断下降,使竹胶合板模板的推广应用发展很快。但是,竹胶合板模板还存在着厚薄不均,表面平整度差等较难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人造板企业也迅速发展,木胶合板模板的生产量猛增。素面木胶合板模板价格较低,甚至己低于竹胶合板,使用也较方便,施工企业容易接受,很快在沿海一些城市的建筑工程中大量地应用。近几年,有一些规模较大的胶合板厂利用国产设备,生产覆膜木胶合板模板,这种模板不仅在表面平整度、厚薄均匀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均优于竹胶合板模板,而且价格与覆膜竹胶合板模板相当,在许多***工程中大量应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