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扎方式与灭菌效果的分析
作者:2010/2/4 7:21:05

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扎方式与灭菌效果的分析

摘要:目的  调查***高压蒸汽灭菌物品包扎方式与灭菌合格的情况。方法  根据要求,测量物品包的大小、重量、松紧度,按包外指示胶带和包内3M卡变***况判断结果。结果  经测量***送至供应室的灭菌物品包工204件,其中超长包21个,占10.29%,超宽包6个,占2.94%,超重包11个,占5.39%,过松包34个占16.67%结论  加强灭菌物品包打包技能培训十分不要,严格按要求打包是,灭菌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关键词:高压灭菌物品包;灭菌效果;分析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灭菌的***方法,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合格的灭菌工作是确保***安全的关键12。要保证质量合格的蒸汽灭菌效果,除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等原因外,还需要正确掌握灭菌物品包打包时的大小、重量、松紧。根据***2000年《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用于下排气蒸汽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本调查对我院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的打包情况与灭菌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物品  各科送至供应室待灭菌的物品204件。测量包的体积、重量、检查打包的松紧及固定方法。

1.2     灭菌检测  根据物品包的包外指示胶带和包内3M卡的变***况,判断结果,。

2.     结果

2.1    各***的物品包及消毒监测  见表1

2.2     物品包不合格的原因  1)体积:超长、超宽;(2)重量:***中的1个包达到了9kg;(3)包的固定:包固定太松也是存在的问题,***松的一个包拉起高度有8cm,已完全达不到固定的作用,这样不利于灭菌物品包的保存和运送,物品也容易被污染。

2.3     化学指示胶带检测  此次监测物品204件,包外指示胶带变色合格的有189件,合格率为92.65%,变灰或不均匀的有15件,占总数的7.35%,而包内3M卡合格的有179件,合格率为87.75%,变色不合格的有25件,占总数的12.25%,包外及包内变色不合格的基本全是超长、超宽或超重的不合格包。

3.     讨论

3.1    影响因素  虽然影响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因素较多4-6,但可以肯定的说灭菌物品包的大小、重量、固定方法直接关系到灭菌质量的优劣。正确的用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2000年《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不得超过30cm×30cm×25cm,我们认为,包的重量也宜<4kg,固定方式不宜太紧、太松,这样才能确保蒸汽穿透物品包,使包内蒸汽处于饱和状态从而达到物品的灭菌。通过观察比较,包的固定以细布绳十字交叉环绕固定***好,固定后拉起布绳子***大高度为2-3cm为***合适。

3.2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所有包内消毒物品为布类包均不合格。这是因为有的***为了方便、节省费用,把所有衣物、毛巾、大单、中单、小单等全部打成一个超过规定的不合格包。有的***为了减少支出,把布类和器械混打成一个超过规定的不合格包。有的***把原来合格的几个小包又打成一个超长、超宽或超重的大包,这样却适得其反,灭菌不合格又不得不再次重新灭菌,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打包的***及工作人员对保证合格的灭菌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加强对这些部门医护人员的打包技能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3     坚持原则,确保***安全  打包时可能发生一些与实际工作相矛盾的情况,例如:一个开胸***包的器械和物品打成一个包时可能超长、超宽或超重,这时我们可以考虑打成包1、包2。虽然在开台做***打开包时可能没有只打开一个包方面,但不能不顾要求,硬打成一个不合格的包去灭菌,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十分***的。日常工作中不论什么原因,我们应该坚持原则,始终把灭菌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严防******的发生。

3.4     加强监督监测,严把质量关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对***送来灭菌的物品包的监督管理工作,把那些打包不合格的物品拒之锅外。***管理部门则应加大对下排气压力锅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综合监测工作,确保***灭菌工作的质量7

 

转自 《中华******学杂志》2003年第13卷第9

作者   潘红梅  王云彩  常鸿雁(昆明市第二人民***,云南 昆明650204

 

参考文献:

1.       宫玉玲,徐然,王华生,等.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J].中华******学杂志,2001114):296-297.

2.       周惠平.中心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内措施[J].中华******学杂志,2002125):384-38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5.

4.       王飞宇,张雷锋,李永红.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中湿包形成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学杂志,2002121):55-56.

5.       果海青,尉效军,左风亭.脉动真空式灭菌隐性密封不良与灭菌检测符合率的关系[J].中华******学杂志,2002121):57.

6.       于瑞英,张文俊,文爱清.压力蒸汽灭菌柜***阶段监测意义的探讨[J].中华******学杂志,2002121):57.

7.       尹湘毅,胡安建,杨艳,等.消毒灭菌物品连续6年监测分析[J].中华******学杂志,2002126):445-446.

 

商户名称:南京四维化学用品销售中心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