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2009/11/1 12:35:57

紫外线消毒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紫外线灯杀菌是***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的常用方法,但我们在***质量检查中发现,在紫外线消毒管理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潜在隐患,使紫外线灯杀菌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而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是确保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关键。

1.       存在问题

1.1    必须及时更换辐射强度不足的紫外线灯

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灯杀菌效果与其辐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直接相关,通常规定的照射时间是在30W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条件下,若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稍微偏低,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可对杀菌效果有一定的弥补。紫外线灯强度<70μw/cm2而不予及时更换,认为延长照射时间可以弥补辐射强度不足并无限期继续延期使用,这是一种误解。当监测中已经证明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低于规定的标准即应该及时更换。

在检查消毒记录中发现,一些***紫外线杀菌灯管在使用累计数达到1000h后,不及时更换新灯管,只在消毒记录上中心从0开始累计,以此来应付监督检查人员。若检查不仔细,则很难判断该灯管的实际使用期限。

1.2    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准确

在监测检查中发现,有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已超过1000h,但检测辐射强度仍>70μw/cm2,而有的紫外线灯管使用累计不足300h,检测辐射强度已<70μw/cm2,这并非紫外线灯管的质量问题。经调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是实际消毒时间和登记不符,其目的一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消毒却进行了登记,导致记录累计数多;二是虽进行了消毒,却没有做到按时登记,出现累计登记时间少。在被***管理检查中,往往把消毒记录作为衡量消毒质量的考核标准,只要有登记,证明消毒工作就做了,这显然很不够。

1.3 紫外线灯消毒记录不明确

一些***在日常紫外线消毒登记中,只是按室累加登记,并未按支记录,无法判定每支灯管的实际使用时间。对同一房间内安装30W紫外线灯管3支,同时开灯消毒1h,只登记该房间消毒3h,未对每支灯管分别登记。所以,出现各灯管的登记时间比实际使用高出几倍。

1.3    不注意影响因素控制

紫外线灯杀菌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一般在环境温度20-40,相对湿度60%1,灯管表面比较洁净下消毒效果有保障。在检查中发现,多数***一年四季紫外线消毒时间恒定不变,显然消毒缺乏科学性。不管环境条件变化,机械地定时消毒,消毒质量不可靠。另外,由于目前悬吊式紫外线灯管固定安装在距地面2m的高度,不便于擦拭,多数***的紫外线灯有积尘,影响消毒质量。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对医护人员紫外线消毒知识的培训

应对各***护士长及相关岗位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进行3项监测方法的指导及日常监测培训;对***新上岗人员必须坚持进行岗前培训,掌握正确的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改进操作方法

紫外线杀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发生,难以有效地控制质量,应改进操作技术。

设计制作智能型数码显示式监测,在紫外线消毒中实现自动控制,如实现紫外线灯管每次开启时间及照射累积时间的记录与存储;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记录达到1000h,自动报警;自动监测消毒环境的温湿度。

给紫外线灯加金属反光罩,可增强紫外线的辐照强度。

2.3    强化管理

***要建立健全院内***管理综合制度和消毒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科对全院每支紫外线灯管建立使用登记卡,实行统一管理,做到在监测中不盲目错换一支灯管,不漏过1支辐射强度不达标的灯管,***大限度地保障消毒效果。对使用中辐射强度>80μw/cm2的灯管可每两月检测一次,辐射强度<80μw/cm2每月检测一次。将检测日期、编号、房间号、灯管号、灯管规格、灯管清洁度、辐射强度、消毒时间累计数,以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等作详细记录。

参考文献

1)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5.

 

商户名称:南京四维化学用品销售中心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