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磨脆性材料经验
当磨粒与工件的接触点的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工件材料的局部物理特性会发生变化,导致了切屑机理的变化。比如在一台已经服役多年的精度和刚度不高的平面磨床上磨削陶瓷,用40O0的金刚石砂轮。工件表面粗糙度小于Rq5μm,表面上看不到脆断的痕迹。
磨削脆性材料时,有时也被称为剪切磨削。由此磨削后的表面没有微裂级形成,也没有脆必剥落时的元规则的凹凸不平,表面呈有规则的纹理。
对磨削脆性材料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切削深度不是***的因素,只有磨削温度才是切屑由脆性向塑性转变的关键。
磨削脆性材料的机理至今不十分清楚,在切屑形成由脆断向逆性剪切转变为塑断,这一切削深度被称为临界切削深度,它与工件材料特性和磨粒的几何形状有关。
一般来说,临界切削深度在100μm以下,因而这种磨削方法也被称为纳米磨削。根据这一理论,有些人提出了一种观点,即塑性磨削要靠特殊磨床来实现。这种特殊磨床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要求台湾建德磨床有极高的***精度和运动精度。以免因磨粒的切削深度超过100μm时,导致转变为脆性磨削。
2:要求台湾建德磨床有极高的刚性。因为塑性磨削的切削力远超过脆性磨削的水平,机床刚性太低,会因切削力引起的变形而***塑性切屑形成的条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