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
激光器很早是科学家 Gordon Gould在1958年搭建出来,但是直到1959年才发表相关文章,但在其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却被拒绝了,因为他的导师就是maser(微波谐振腔) 技术的发明者Charles Townes(发明了产生微波microw***e输出技术)。由于受到导师的影响专利一直没有被批复。由于有宽阔的带宽,使得它们特别适合于可调谐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直到1977年激光器的专利才在美国批准。长期的专利之战,反而对Gould更为有利,因为他获得专利的时候,激光器已经大规模应用,受专利保护期的限制问题,如果专利一申请就批复下来,因为应用不广泛,反倒赚不到太多钱了。
激光器特征和表现
国内激光器龙头上市后,我们把它定义为新业态,大家的思考或者大家的关注点有什么不一样,可以体现在几个主要方面:拉开梯队,原来属于大家自由发展、自由占领市场,随着格局的确定,游戏规则基本出来了。游戏规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典型的是取决于定价机制以及你在产业链所占的地位。中游企业,毛利率是我们行业统计的基本数据,达到20-30%。对于国内龙头企业来说,基本拥有自我垂直整合能力,意味着我的产业链具有技术方案的设定权,也有价格制定权。这是目前表现的一个特点。内外部竞争格局更加平衡,表现在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基本持平,从原来海外占主导走向半壁江山的局面。是利用小型核裂变反应所产生的裂变碎片、高能粒子来激励工作物质并实现粒子数反转的。 在目前新业态情况下,国产产业链逐渐趋于完善,很多***提到芯片问题、光纤问题等。每个行业都有瓶颈,我们也有瓶颈,我们的瓶颈是缺两个核心技术:一是激光合成技术,目前我国有些单位在做,突破不明显。二是高功率切割技术,这是整机集成商要用的技术。一是激光器核心技术,二是集成商的技术。这两个技术没解决,即使解决6000瓦激光器也没法用。整体来说,目前国内产业链的配套相比2018年之前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产业和资本的结合更加频繁,进入2018年,随着光纤激光器在制造业的应用,产业和资本的合作更加频繁。
激光器--有望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
以下内容由风启科技为您提供,今天我们来分享激光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激光器产品趋势是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方向进行研发突破。从产业周期来看,激光器行业将会经历两次价格摸底,一次是中低端激光器国产化完成后构成的底部,激光产业的2B工业应用开始爆发;第二次是激光器及上游器件实现国产化后,激光器价格将再次摸底,2C激光应用爆发。Yb:YAG(掺镱钇铝石榴石):适用於高功率输出,这种材料的激光器在激光工业加工领域有很强优势。
激光产业链
从产业经济性的角度来看,行业平均水平下激光器约占激光设备成本的30%-50%(采用高功率激光器的设备中占比更高),而材料和激光器件占激光器成本的60%-70%(低功率激光器中的占比更高),因此激光器是制约激光设备经济性的关键,而激光芯片、特殊光纤等激光器核心器件的价格走势则决定了激光器的经济性。如果注入电流足够大,则会形成和热平衡状态相反的载流子分布,即粒子数反转。
由于激光产业上游材料不具备稀缺资源属性,激光芯片等器件的技术门槛相较于半导体芯片较低,而中游激光器的技术核心集中在光学设计、工艺经验等集成能力,下游激光设备市场极为广阔且分散,因此国内的激光产业链未来有机会国产化闭环。第二次是激光器及上游器件实现国产化后,激光器价格将再次摸底,2C激光应用爆发。目前激光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国产替代进程较快,中低端激光器件和激光器产品单价呈现明显的降价趋势:激光器件方面,2009-2017年IPG每瓦特的芯片成本下降了80%,年均降幅18%;激光器方面,激光器单台价格每年降幅超过20%,带动激光装备价格逐年下降超过10%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